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BOOK:鋼穴(The Caves of Steel)☆☆☆☆☆
作者簡介: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
廿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他生於白俄羅斯,三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定居紐約市,聰明絕頂的他十九歲即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又陸續於該校獲得化學碩士與博士學位。一九四九年他成為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講師,一九五五年升副教授,三年後由於太過熱衷寫作,遂辭去教職成為專業作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艾西莫夫無所不寫,一生著作近五百本。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讀者,衷心摯愛的還是他的科幻作品。他生前曾贏得五次雨果獎、二次星雲獎以及科幻界最高榮譽的科幻大師獎,逝世後又陸續獲頒三次雨果獎。近年兩部機器人科幻鉅片「變人」與「機械公敵」,便是根據他的名著改編。
內容簡介:
八十億地球居民,八百個巨大鋼穴……
當地球人口暴增,資源耗竭
是人殺人?還是機器人殺人!?
好萊塢鉅片「機械公敵」、「變人」原著作者艾西莫夫又一力作
紐約市C5級刑警貝萊專門追查兇殺案,這次死者卻是治外領地「太空城」的精神領袖!若不能即時破案,將演變成極度敏感的政治事件,然而嫌疑最重的反太空城激進組織,正一步步接近他與他的家人……這還不夠,太空城派出一位與他搭檔的刑警丹尼爾,英俊強壯,頭腦清晰,一切無可挑剔,卻是貝萊最痛恨的——機器人!
一場謀殺案,震撼兩個世界!
當地球人口膨脹到八十億後,人口暴增,資源日益稀少,人類分成兩個世界。一群人在地球表面建造巨大的鋼鐵城市,其中一切都經過精密計算配給,小心翼翼維持脆弱的生態體系;而另一群人卻離開地球,靠著機器人的勞力過著長壽富裕的穩定生活。這場謀殺案震撼兩個世界,而貝萊夾在中間腹背受敵,只能靠他自己,因為無論真相為何,肯定會影響整個世界……以及他的性命。
繼續閱讀.....
《鋼穴》內文試閱:http://owlblog.pixnet.net/blog/post/20946918
心得:
也許有很多人對於艾西莫夫這個名字覺得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講到「機械公敵」這部電影的話,相信就會有許多人看過或是聽過,而艾西莫夫就是「機械公敵」電影原著的作家,也是科幻文學的泰斗,相信喜愛閱讀科幻小說的書迷們,一定不會錯過這位大師的作品。
小弟我有幸接觸到艾西莫夫的作品也是因為一個蠻偶然的機會,大約在幾年前,因為學校一門通識課程的關係,請到了建築所的葉李華教授來課堂上演講,演講的主題與科幻小說有關,因為葉李華教授本身就是一個重度的科幻小說迷,尤其對於艾西莫夫的作品更是如數家珍,而他更被譽為是艾西莫夫在中文世界的代言人,也因為這樣的關係,讓我認識了科幻大師艾西莫夫,也讓我有機會進入這個令人深深著迷的科幻世界裡。
這次剛好有機會看到了貓頭鷹出版社舉辦的試讀活動,而且又是艾西莫夫的大作,真是讓我感到興奮不已,看到這個活動訊息的當天,我就馬上寄了封e-mail報名參加(再次感謝張小姐讓我有機會參與這項活動),趁這兩天比較有空,我就馬上把《鋼穴》給看完了,果然是精彩無比!(迷之音:講了這麼多,是要進入主題了沒....... =.=||)
讀完了《鋼穴》這本書,我很自然的就會把它與《機械公敵》的故事內容拿來做比較,發現的共通點就是,劇中的男主角都痛恨機器人,而兩部故事的男主角都是擔任刑警的工作,並且,在辦案的過程當中,都受到了他們所憎恨的機器人的幫助,最後,男主角們也漸漸從討厭機器人轉變接受機器人。
在《鋼穴》這個故事裡,於紐約市擔任C5級刑警的貝萊在某一天被局長朱利斯‧安德比叫進了辦公室,從那一刻開始,他原本平靜的生活就開始起了變化,因為安德比(也是貝萊的大學學長兼好友)要他接手偵辦的案件非比尋常,那是一樁非同小可的謀殺案,被殺害的對象不是沒沒無名的路邊小卒,而是太空城裡的精神領袖!在太空族原本就與地球關係緊張的情況之下,發生這樣的事情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不小心謹慎的處理,恐怕會引起更多政治上的問題,甚至是地球人民和太空族之間的戰爭。
安德比也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於是找來他最信任的屬下兼學弟和好友,也就是貝萊來負責這件案子,在安德比人情(學長兼好友)與利誘(若是成功破案,必定有機會升遷)的攻勢之下,貝萊答應了,但前提是,他必須要和太空城派來的刑警一起搭檔辦案,而這位「刑警」竟然是貝萊最痛恨的機器人!事到如今,貝萊想要反悔的機會也沒有,只好硬著頭皮接受這樣的條件,因為升遷可以讓他的家庭(妻子和一名兒子)過更好的生活,在這個所有都是靠著配給制度生活下去的世界,更高的位階即代表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與食糧,更多的個人隱私空間。再加上安德比的人情壓力,使得貝萊最終還是選擇放下個人對於機器人的仇恨情結,這也是貝萊忠於安德比,忠於自己職務的表現。
以下有雷,未閱讀過本書且想買本書來閱讀的讀者請勿觀看!!!
沒想到,隨著案情的發展,貝萊竟然發現真正的兇手近在眼前,不是他兩次質疑卻都失敗的機器人搭檔丹尼爾,而是他原本最信任的好友和上司-朱利斯‧安德比!原本安德比挑選貝萊作為調查本案的人選就是為了要利用貝萊對自己的信任與忠心,他以為如果貝萊最後發現兇手是他,那麼貝萊可能會因為多年好友的情誼而選擇不繼續偵辦下去或是選擇不揭發兇手,沒想到安德比錯了,貝萊最後還是選擇了忠於自己對於刑警這項工作的認知,那就是追查到底,直到案情水落石出,不管最後結果的利害關係。
然而代表太空族的機器人刑警丹尼爾卻不這樣認為,也應該說,太空族的人也不這樣認為,當他們最後知道兇手是崇尚復古主義的紐約警局局長時,他們寧願選擇不繼續追究下去,因為他們知道,朱利斯‧安德比是維繫紐約市與太空城之間和諧關係的重要橋梁,因為他處理政治事務的委婉手段,讓原本紐約市和太空城緊張的關係能夠獲得舒緩,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辦到的事情,而太空城最後選擇以「最大的利益」為重,他們認為,持續維繫地球與太空族之間的和平關係遠比讓真兇接受法律制裁要來的重要,況且,朱利斯‧安德比原先一開始的對象並非是太空城的精神領袖,而是他身旁的機器人,也就是丹尼爾。
至於安德比的動機是什麼?先前稍微提過,他是復古主義的一份子,而故事當中的復古主義就是拒絕接受機器人(或者說,他們是懷念舊世代,排斥當下生活型態)的一個團體,他們痛恨機器人,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人」,缺乏人性,說好聽一點就是他們非常理性,講難聽點就是冷血。復古主義也痛恨機器人害他們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在這人口爆炸的世界裡,凡事講究的是「效率」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不這樣做,地球根本沒有辦法負荷八十億人口的資源消耗,也因此,機器人的出現讓工作更有效率,因為他們不需要消耗糧食,只要以少量的核能動力驅動他們,他們就能取代人類來做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作。也由於這樣的現象,漸漸讓社會演化出菁英主義和階級制度的現象,如此一來,讓大部分復古主義份子更加憤恨不平,想盡辦法想要摧毀破壞機器人,甚至引發暴動,趕走大力提倡機器人好處的那些太空族民。
安德比雖然不是被機器人取代的一群,但是他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他的復古情結從他配戴眼鏡,在局長辦公室內安裝中古世代的窗戶就可以看得出來。(編按:在《鋼穴》的世界裡,所謂的中古世代就是我們現在正在生活的世界,在《鋼穴》的現代生活裡,近視的人直接配戴的是隱形眼鏡,他們不戴所謂的「眼鏡」;他們也沒有窗戶這種東西,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鋼鐵城市,是鋼穴,他們拒絕(也害怕)和大自然做接觸。)
該怎麼說呢?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是害怕面對改變的,尤其是,當這樣的改變可能會面臨生命財產的危險,這樣的改變是人類無法掌控的。人的恐懼常常是來自於對事物的無法掌控,而非事物本身。故事當中的復古主義團體或許就是如此。
將來的世界又會是如何呢?隨著人口的暴增,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超過六十億的人口,將來也許只會更多,不會減少。面對糧食短缺,資源漸漸缺乏的狀態,未來的生活是否會變成如同艾西莫夫所描寫的《鋼穴》一般?其實,沒有人知道,但是,至少艾西莫夫給了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他描繪了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世界,也點出可能會遭遇的問題,也許他寫的只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其中卻蘊含了許多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像是人口的爆炸,糧食與資源的短缺,機器人大量的出現,社會階級制度和菁英政策抬頭等等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這是社會的現實面,但是隨著人權主義和人權意識抬頭,社會上比較中下階層的人真的就該接受那樣的「迫害」嗎?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這都是我們看完這本書之後,可以好好去思考的問題。我想,艾西莫夫之所以受到許多人的推崇,絕對不單單只是因為他描寫的科幻故事精采而已,還包括了他在故事當中所製造的議題以及貼近未來真實世界問題的可能性。艾西莫夫的小說就是這樣,既科幻卻又不至於不切實際。只要是喜愛科幻小說的讀者都應該看一看《鋼穴》,絕對是精采萬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