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BOOK:時間軸(Axis)☆☆☆

0 意見










作者簡介:
威爾森(Robert Charles Wilson)
生於加州,成長於加拿大,威爾森是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他長期耕耘類型小說,初期在雜誌上發表短篇作品,兩次入圍世界奇幻獎;1994年的長篇《神秘地帶》以平行世界為主題,獲得菲利普迪克獎,接下來的《達爾文新大陸》獲得加拿大的科幻大獎極光獎,《盲湖》、《穿越時空的巨石碑》獲獎之外,也突破類型限制,兩度名列紐約時報年度注目書單,2005年的《時間迴旋》更獲得科幻最高榮譽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確立名家地位。目前他居住於多倫多,即將出版《時間迴旋》三部曲的系列作《漩渦》。

內容簡介:
什麼能夠填補生命的遺憾?
他們跨越千萬光年,只為尋找一個答案……
雨果獎最佳長篇作品,2007年口碑最好的小說

《時間迴旋》系列作《時間軸》
七十年前,地球被黑網覆蓋,人們稱作「時間迴旋」
星星消失,太陽瀕死,人類面臨末日
在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的絕望中
人們掙扎於恐懼與勇氣、放棄與相信間
冀求尋得一點希望的星火
「時間迴旋」後三十年,一場流星雨改變了一切
尋找失蹤父親的年輕女子、自我放逐的不羈男子
來歷如謎的神祕老婦、耗費一生追尋永恆的學者
他們背負各自的枷鎖,跨越拱門來到新世界
追尋的線索卻都指向一個十二歲的男孩……
「恍如從一場行星年歲般漫長的睡眠中醒來
那些我們未能記得的,就必須重新去發現…… 」
人類在宇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假想智慧生物」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宇宙中短暫如蜉蝣的人類,意圖破解億萬年生命留下的謎團
得到的會是什麼樣的答案?

心得:
看完《時間軸》之後,老實說,有些失望,大概是因為內容沒有自己預期中的精采吧,也或許是因為上一集的《時間迴旋》太精采了,導致《時間軸》有點相形失色的錯覺。果然,要寫出一本好的續集小說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時間軸》接續著《時間迴旋》的世界而前進,重點則是放在「新世界」-環境與地球類似但卻不盡相同的星球。

故事的主要角色:艾沙克,一名十二歲的小男孩;蘇麗安‧莫埃,來自火星的神祕婦人;黛安‧杜普雷;傑森‧羅頓的妹妹(有看過《時間迴旋》的人應該就會知道);麗絲亞當斯,一個為了追尋失蹤多年的父親而來到新世界的女人;特克‧芬雷,自我放逐的不羈男子,始終無法勇敢的面對自己對麗絲亞當斯的感情。

《時間軸》主要的故事在敘述後時間迴旋時代的世界,當人類已經漸漸接受了所謂「假想智慧生物」所建立的時間迴旋膜以及航向大拱門之後的新世界,人類始終還是猜不透「假想智慧生物」到底是什麼「東西」,也依舊渴望能夠找到與「假想智慧生物」建立溝通的管道,藉此揭開埋藏在人類心中數十年來的謎。

於是,許多第四年期人的秘密團體利用各種方式,想要創造出一個能夠與「假想智慧生物」溝通的「人」,或者講難聽一點,一個「物種」。由杜瓦利博士與芮布卡太太所領導的第四年期人團體,「創造」出了艾沙克,一個還在母親子宮當中發育,就接受火星第四年期人改造計畫的小男孩。所以,艾沙克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對於「假想智慧生物」他有某種特別的感應能力,連他自己都沒有辦法說明白的能力;而他,也是地球上的另一個實驗品,在艾沙克之前,火星人已經嘗試過這樣的方法了,火星人所創造出的小男孩-埃許,差不多在艾沙克這樣的年紀時,就死了,一個失敗的實驗品,失敗的計畫。

也因為這樣的因素,火星人從此禁止這樣的計畫進行,也派了所謂的火星大使來到地球上,阻止類似這樣的計畫被執行,可是身為火星大使之一的蘇麗安莫埃還是慢了一步,當她找到艾沙克時,小男孩都已經十二歲了,蘇麗安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陪在艾沙克的身邊,靜待接下來的發展會是如何。

當故事發展到最後,人們突然發現,原來接受了第四年期療法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第四年期人),會透過某一種特別的模式與「假想智慧生物」產生連結,進而被「假想智慧生物」的記憶網絡給記憶下來,他(她)的思想,說話的態度與聲音,都會完整的被記憶下來,雖然形體上的肉身已經不存在。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就是一種「永生」,一種大多數人都渴望的夢想。

故事當中,其實有不少的細節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探討,就像,第四年期人比正常人多擁有了三四十年的壽命,許多的第四年期人表現的比一般人更為的冷靜與睿智,然而,第四年期人終究還是「人」,還是會犯錯,還是會有自己的私慾,就像杜瓦利博士一樣,他渴望了解「假想智慧生物」,渴望能夠永生,長存於這個世界,但,最終還是無法得償所願。

假如,真的有一天,人類擁有了大幅延長壽命的科技,這對於我們這個世界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地球上的資源可能會加速的耗盡,更多寶貴的經驗可能因此而得以傳承,利與弊著實令人難以去衡量。

而艾沙克呢?這個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小男孩,有人了解過他的感受嗎?在他還沒出生之前,他的命運就已經被別人給決定了,他沒有選擇,他注定是那些第四年期人的實驗品,一輩子無法感受到愛的孩子,在這樣不道德的實驗下,他才是最無辜的人。

雖然《時間軸》的故事情節沒有《時間迴旋》來的精采,但是,在許多情感刻畫與道德衝突的問題上,卻有比較多一些的著墨,也許這是比較深層一點的故事內容,不一樣的精采吧。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2009.02月書單

5 意見
現在開始,每個月都來更新一下自己的書單好了,比較能夠清楚掌握自己到底還積了多少的書還沒有看 XD

未讀書單:
01.時間軸 -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Robert Charles Wilson-> 已閱畢
02.一袋白骨 -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03.幽巡者 - 盧基揚年科 (Sergey V. Lukianenko)
04.德語課 - 齊格飛.藍茨 (Siegfried Lenz)
05.黑天鵝效應 -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Nassim Nicholas Taleb)
06.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 法蘭克.薛慶 (Frank Schatzing)
07.黑塔VII-業之門 -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08.模仿犯(上/下) - 宮部美幸
09.第五瓶血罐 - 麥可.帕默 (Michael Palmer) -> 正在閱讀中.....
10.失控的邏輯課 - 威爾.拉凡德 (Will Lavender)-> 已閱畢

待買書單:
01.黑塔IV-巫師與水晶球(上/下) -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02.黑塔V-卡拉之狼(上/下) -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03.黑塔VI-蘇珊娜之歌 -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04.第三秘密 - 史帝夫.貝利 (Steve Berry)
05.聖殿騎士遺產 - 史帝夫.貝利 (Steve Berry)

小云推薦:
01.長路 -
戈馬克.麥卡錫 (Cormac McCarthy)
02.最高權力:西賽羅執政之路 - 羅伯特.哈里斯 (Robert Harris)
03.往下跳 - 尼克.宏比 (Nick Hornby)

沒看的書越來越多了...... Orz.....
原本沒有在待買書單上的書,也這樣不知不覺的冒了出來 XD
我哪時候才有把書看完的一天呀 @@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鈍感是一種才能!

0 意見
文/林孟儀 2009-02-10

在十倍速的時代,人人深怕自己不夠聰敏迅捷,理應沒有人願意相信,遲鈍會是什麼讓人成功的好特質。

但擅長描寫男女情愛與人性糾葛的日本知名文學家渡邊淳一,卻一反常人認知,在2006年撰寫《鈍感力》一書,顛覆眾人對於遲鈍的傳統負面觀感,並在日本暢銷百萬本!

書裡開宗明義指出:「在各行各業中成功的人們,當然擁有才能,但在他們的才能背後,一定隱藏著有益的鈍感力。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鈍一點 挫敗、批評不傷心

《30雜誌》問(以下簡稱問):請談談《鈍感力》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因為一反你過去探討男女情愛的小說主軸。
渡邊淳一答(以下簡稱答):日本人一直給人較為思考銳利且敏感的印象,並且大家普遍認為這是好的特質。但我從年輕的時候便覺得不該是這樣,人可以遲鈍一點,不要那麼神經質,不要太拘謹,這反而會成為生活中的一股力量。

問:你提出的「鈍感力」 和一般所謂的EQ或抗壓力,差別為何?
答:沒有關係的,我提出的「鈍感」,是相對於日本話裡的「敏感」,「敏感」是敏銳、聰明的意思。人們一直認為敏銳比遲鈍要好,但是我認為並非如此;要度過漫漫人生,「鈍感」比「敏感」來得重要許多。因此當我創造出「鈍感力」這個名詞時,使得日本人大吃一驚,因為過去「鈍感」常給人負面印象,但是我卻賦予其正面的意義。

問:鈍感是否與中國人無入而不自得的「自在」說法符合?
答:比起中國人所謂的「自在」,我想應該更接近日本話裡的「包容力」。首先,身體的鈍感很重要,鈍感力反映在生理上,例如一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安眠入睡,事情一來很快就能起床,就是鈍感力的最佳範例。又如敏感的身體在感冒流行期間,容易感到身體不適,吃到不好的食物,很快就反應出拉肚子的症狀;但身體的鈍 感則會讓人產生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或吃壞肚子。

精神層面的鈍感也很重要,例如在職場遭到上司責罵,精神上具有鈍感力的人當場道歉之後,馬上就能恢復元氣,而且振作起來;相反地,敏感的人被罵之後,也許會產生「我實在太糟糕」的沮喪感,信心就此節節敗退,表現每下愈下況。所以無論遭責罵或遇到挫折失敗,能迅速地重新站起來,需要的就是精神層面的鈍感力。

不只職場上需要鈍感力,在人際、男女的戀愛、婚姻關係裡也很重要,如果因為一點錯事便產生厭惡,甚至無法原諒對方,一昧考慮自己的感受,戀愛或婚姻就無法長久持續下去;而鈍感力具有接受對方的寬大心胸以及諒解,更適用在人的所有交往關係上。

問:在寫這本書之前,您是否研究過日本歷史或書籍中,對於鈍感力的看法?
答:我沒有參考任何書籍,純粹是截至目前為止,我人生中實際的經驗和感受。現在我雖然是以寫小說為業,但是過去是醫學系畢業,也常接觸科學的領域。

英國動物學家達爾文兩百年前提出「適者生存」的論點,我認為用來解釋鈍感力相當適切。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的動物,絕不是例如恐龍這種巨大、強壯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時間與環境轉變的物種。

問:不只日本、台灣,現在全球都因為金融海嘯陷入了不景氣,年輕人謀生不易,如何以鈍感力面對?
答:以適者生存的角度來看,面對當前全球不景氣的局勢,聰明並非唯一的生存條件,保持彈性對應時代的變化,並且謹慎思考對策的個人或公司,才會生存下來,也才具備面對任何變化的能力。

問:在你看來,日本的三十世代擁有鈍感力嗎?
答:我認為日本目前的年輕人,十分缺乏野心、活力與樂觀的精神,在升學主義盛行的日本,他們小時候只會念書,缺少和人群接觸的經驗,躲在自己的世界裡,空閒時也只會在家裡上網打電動,漸漸變得討厭人群,也無法應付挫折。

問:個人應如何實踐或培養鈍感力呢?
答:培養一個人鈍感力的方法,宜從小開始。身為母親應該具有寬大的心胸,而非僅提出負面的要求,否則會導致孩子產生較灰暗的性格;母親樂於給予讚美,如此一來小孩子會將讚美轉化為「我沒問題!」的想法,自然會擁有自信,鈍感的能力便可因此養成。

問:那麼三十世代如何自我培養鈍感力?
答:時時保持樂觀,因為悲觀導向負面的人生,一定要開朗面對與思考。例如被上司責罵,無論如何都應該立刻向對方彎腰道歉,然後再轉換自己的心情,思考整件事如何處理。

問:請談談你自身是否曾有成功利用鈍感力克服困難的例子?
答:嗯,就是因為擁有鈍感力,才讓我走到今天。例如在三、四十年前,因為我成名算早,遭競爭者忌妒,在小說界也曾受到許多批判,但是我從不把貶抑當一回事,抱持「我就是要這樣走下去」的想法。因旁人詆損就停下腳步是行不通的,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了解我的人」,廣聽各方意見且多與人討論,讓我不因一時批評而一蹶不振。

問:在海內外名人裡,你認為誰是具體展現鈍感力的典範?
答:你仔細看在各個領域的精英份子,都是經過激烈競爭而生存下來的,其實每個人都具有某種程度的鈍感力特質喔!因為敏感的人,在競爭的過程中早已被淘汰了!

嗯(思考),我想退役的棒球選手長嶋茂雄(隸屬讀賣巨人隊,被日人譽為「棒球先生」),他總是專注於棒球,不管週遭環境如何,眼裡只有棒球,就算被下放二軍,仍不灰心喪志,保持樂觀的心態。就因為這種大而化之、開朗樂觀的鈍感特質,長嶋才能成為如此偉大的人。在各個業界,經過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的人,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問:請你最後再多談談,30世代如何面對當今現況,在職場上實行鈍感力?
答:在鈍感力的時代,首先要接受所有的現實狀況,不要預設好惡,而是抱著「試試看」、「感覺看看」的心態。因為年輕,所以可能會嘗試很多工作,重要的是,要常保「企業家精神」,想像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企業的精英人物,以此角度創新思考工作方法及產品,這種獨創精神很重要。

善用年輕時吸收力強、有行動力的優勢,就算只是做搬運的工作,也要思考是不是有更有效率的搬運法,或者是其他可以運送的商品。即使創新的想法不能立即被實現,但還是要時時抱持獨創性,要是機會來了,就去試著做做看。

回到達爾文的理論,面對環境變化,如何思考出對應方法很重要。如果一直認為不可能,事情當然不會成!

問:對於已經被裁員的年輕人,你建議他們又該如何實行鈍感力?
答:現在的年輕人遇到的經濟困境,實在無法和過去戰後的窘境相提並論,但那時的人也是靠著鈍感力活了下來!因為無法改變現狀,年輕人更應該接受並忍耐,儲備能量,作為試煉自我的機會,保持樂觀,等待轉機的來臨!

文章來源: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49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日劇:公主與青蛙(セレブと貧乏太郎)

0 意見
    公主與青蛙-01
官方網頁:http://wwwz.fujitv.co.jp/celeb/index.html
演員陣容:上戸彩(美田園アリス・23)/上地雄輔(佐藤太郎・30)/國仲涼子(安田幸子・29)/柏原崇(後藤田司・31)/三浦理恵子(大野緑・35)/宅間孝行(公文晃・38)/田村裕(阪本丈二・30)/黒木辰哉/中山恵(江原まなみ・38)/上野なつひ(市井靜)/若村麻由美(美田園真紀子・42)/山下真司(安田啟一・53)/風間杜夫(郡司康夫・55)
播放時間:2008/10/14(日本當地已播畢)

劇中人物關係圖:
    公主與青蛙-02

心得:
從這部日劇的劇名就不難猜想故事大概的內容會是什麼,美田園艾莉絲(上戶彩飾)是一位個人資產超過七兆日幣的千金大小姐,父親是國際知名連鎖酒店大亨,從小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不論生活上或是工作上,都有專人照料,過著奢華的上流社會生活;而佐藤太郎(上地雄輔飾)則是不知存款為何物的貧窮男子,自從前妻過世之後,就獨自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藉著整日打零工生活,早餐常常都是生雞蛋加上醬油拌飯不然就是去麵包店討些別人不要的吐司邊,然後沾著白開水吃,在別人眼中看似寒酸的生活,但他們一家四口卻也過的幸福。

在某個巧合的機會之下,艾莉絲闖進了太郎的生活當中,也雇用了太郎擔任她的司機,就這樣展開了一連串搞笑又溫馨的愛情故事........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當中,這樣的劇情可以說是不可能會發生,但是,往往日劇總是帶給大家一種綺麗的幻想,日劇總是希望藉由戲劇內容,傳達一些正面的訊息給觀眾,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樣的道理早就已經是陳腔濫調,也許會認為日劇刻意傳達的東西有些做作,但是,這對於年紀比較小一點的觀眾來說,或許還真的多多少少有些教育的意義存在。

就像劇中的艾莉絲,從小就是千金小姐的她,凡事使喚傭人去處理,要求別人對她百依百順早就習以為常,對於這些幫忙她做事的人,她從來沒有說過一聲謝謝或是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意,直到遇上了太郎,這個懂得凡事感激貧窮鬼,艾莉絲才學會這樣的道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是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

在這樣功利主義當道的年代,也許看似做作的日劇內容,卻還是有發人省思之處。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BOOK:龍紋身的女孩(Man som hatar kvinnor)☆☆☆☆☆

0 意見











作者簡介:
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 1954-2004)
瑞典作家與新聞記者。曾任職瑞典中央新聞通訊社TT,並於工作之餘投身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1995年,他創辦了「Expo」基金會,並自1999年開始 擔任基金會同名雜誌主編。由於他長期致力於揭發瑞典極右派組織的不法行動,多年來一直受到程度或輕或重的死亡恐嚇與威脅。這部小說中總是積極捍衛社會正 義、不求個人名利的男主角,幾乎就是拉森本人的化身。

拉森從2001年開始撰寫「千禧」系列小說,2004年完成三部曲後,竟不幸於11月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來不及看見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在2005年出 版,以及此系列小說售出全球超過34國版權、轟動全歐的盛況。隨著二、三部曲的出版,「千禧」系列引爆閱讀熱潮,雄踞歐洲各國暢銷書排行榜,且暢銷不墜。 此外,《龍紋身的女孩》在2006年奪下北歐犯罪小說協會最佳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Glass Key Award);2008年,「千禧」系列三部曲《空中的城堡》(暫名)再度奪下玻璃鑰匙獎。拉森打破紀錄,成為瑞典有史以來第一位兩度獲頒該獎項的作家。 2008年2月,拉森並入選英國《每日電訊報》「一生必讀的五十位犯罪小說作家」。

內容簡介:
八十二歲的瑞典產業鉅子范耶爾在生日當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來的裱框壓花,卻令他情緒潰堤地哭了起來……

四十三歲的《千禧年》雜誌發行人布隆維斯特,一向以揭發企業醜聞為職志,這次卻栽在一個穿Armani西裝的卑鄙股市投機客手上,面臨牢獄之災與信用破產危機……

二十四歲的保全公司調查員莎蘭德,身材瘦削、刺青處處、性情乖僻,卻擁有高超詭譎的電腦技能與調查能力。但若有人想欺負看似完美受害者的她,未來恐怕會十分堪慮……

一樁疑似小島密室的謀殺案,一個權貴家族的黑暗歷史,一場小記者對抗資本家的正義之戰,一段受害女子的復仇之路,交織成這部精彩絕倫的小說。全書處處驚奇,令人拍案叫絕。

來自瑞典,史無前例攻佔全球暢銷書榜、屢創嶄新紀錄的完美小說,正待您品嘗!

千禧系列Millennium三部曲
《龍紋身的女孩》(M?n som hatar kvinnor)
《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暫名∕敬請期待
《空中的城堡》(Luftslottet som spr?ngdes)暫名∕敬請期待

心得:
讀完《龍紋身的女孩》這本書,感覺就只有過癮而已!真期待能夠趕快再看到下一集的出版(麻煩出版社的翻譯人員動作能夠快點 XD)。不過令人覺得遺憾的是,作者拉森已經過世了,沒有機會再欣賞到他的新作問世了。

本書的主角有兩位,分別是身為記者的布隆維斯特以及保全公司的調查員莎蘭德,原本兩個生活毫無交集的人,卻在某個因緣際會之下,在生命有了交會點,甚至更進一步的發展出超越工作夥伴的情誼,只是每個故事的結局,未必都是令人滿意的happy ending。

本書首先藉由年邁的企業家范耶爾的故事揭開序幕,已經八十二歲的他,在過去的三、四十年當中,都會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收到一幅匿名者寄來的裱框壓花,而這樣的裱框壓花是他最疼愛的姪女海莉第一次送給他的,只是,海莉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已失蹤,范耶爾深信海莉是被自己家族內的成員給謀害,而兇手在他每年生日的時候,模仿海莉當初送他裱框壓花的方式來折磨他,終究有一天,范耶爾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於是找來布隆維斯特,請他幫忙協助調查這件早已塵封數十年的失蹤案。

沒想到的是,當案情漸漸水落石出時,布隆維斯特發現事實的真相竟然是如此的不堪,海莉並非遭受到范耶爾家族成員的謀殺,而是被自己的親生父親與哥哥給強暴,導致她終於忍受不了那樣的生活,於是決定不告而別,一個人逃到澳洲,遠離自己的故鄉瑞典。當范耶爾知道真相時,他卻違反初衷的要求布隆維斯特不要將事情的真相寫出來,因為范耶爾害怕事實會讓范耶爾企業就此劃下句點,他也害怕事實會讓海莉再度造成二次傷害,於是央求布隆維斯特別把海莉的哥哥馬克所幹的那些下流勾當公諸於世。

身為記者的布隆維斯特,本持記者的職業道德,理應將事情的真相揭露出來的,但是基於范耶爾的哀求以及他也不願意去傷害本來就是受害者的海莉,於是只好隱瞞馬克是個病態連續強暴及殺人犯的事實,這樣的決定,讓自恃為正義記者的布隆維斯特相當難堪也非常為難,曾經,他是個不懼惡勢力,敢於挑戰腐敗企業家的正義財經記者,然而,當他妥協於范耶爾的請求時,他原先僅存的堅持就這樣消失於無形,他不禁懊悔,如果當初他不受范耶爾所提出的條件所利誘的話,那麼或許他也不會讓自己陷入這樣兩難的抉擇當中。

而故事當中的另一位主角莎蘭德,從小被人認為是個怪胎,是個需要監護人看顧的社會問題人物,然而,她卻擁有不為人知的特殊技能,她是個頂尖的駭客,又是個敏銳的調查員,她習慣獨來獨往,遇到任何問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而且是不擇手段。在她的世界裡,沒有與他人合作與互動,直到布隆維斯特出現在她的生活當中,一切才有了明顯的改變,最後,莎蘭德愛上了這位年紀足以當她父親的布隆維斯特,她生平第一次渴望有人陪伴,渴望與一個人一起生活,然而,結局卻是令人心碎。

《龍紋身的女孩》的內容包含了許多的素材,記者的職業道德問題,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上所遭受到的暴力問題,社會邊緣人該如何融入社會以及單純的愛情故事。能夠將這麼多的題材融入到一本小說當中,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如此的精采好看!喜愛閱讀犯罪推理小說的讀者千萬不可錯過這本精采絕倫的極品。

吼~~我要看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