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Shar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har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2010之101跨年煙火

0 意見
跟黃小豬在淡水吃完飯之後,也已經九點半了,一想到要搭捷運回家就覺得頭皮發麻,可是終究還是得要回家,而且還要趕在101跨年煙火開始之前,時間還真是有點緊迫,不過還好最後還是趕上了。回家途中我媽還打電話問我來不來得及回家一起看煙火,說我爸在等我一起到我家樓下看,ㄜ,年紀大了還撒嬌勒 XD

        

不過,由於我家附近的建築物越來越多,煙火被遮蔽的範圍也越來越多了,明年還能不能在我家樓下看跨年煙火都不知道。不過,昨天送黃小豬回家的途中也發現了一些看煙火的好地點,說不定以後也可以去那邊攝影,哈~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Bravo!Feet Of Flames(火焰之舞)

0 意見
【火焰之舞】介紹:
【火焰之舞】由愛爾蘭舞蹈奇葩—麥可.佛萊利所創,懷抱著「【舞王】告別作」的使命,【火焰之舞】於1998年七月在倫敦海德公園的王者之路上演,將【舞王】推向更精湛磅礡的極致。這場空前絕後的夢幻演出,創下英國史上最大的售座表演紀錄,陣容高達120人,增添新曲目,搭建四層機械升降舞台,舞台兩側設置大型螢幕,羅南.哈德曼淋漓盡致的配樂,麥可.佛萊利首度亮相的特製銀跟舞鞋,這些畫龍點睛的新元素成為麥可日後表演的獨特商標。表演的兩大高潮—麥可鏗鏘俐落的精采獨舞,以及百名舞者整齊劃一、毫無雜質的踢踏步伐,如烈火般擄獲現場兩萬五千名舞迷的心,寫下踢踏舞劇的經典傳奇。

即使我再也沒有下一場表演,我也可以含笑而終!」麥可說。

【火焰之舞】海德公園版的影音產品迅速席捲全球,和【舞王】並列銷售常勝軍,累積了十二個白金銷售大獎。2001年,【火焰之舞】榮獲德國音樂錄影帶大獎,曾在德國音樂錄影帶排行榜居冠長達51周,居第二名長達40周,全球銷售量突破450萬支。

海德公園演出後,全球觀眾對【火焰之舞】的殷殷期盼依然從四方湧來。1999年,麥可.佛萊利在德國舉辦了一場絕無僅有的記者會,他自古堡的火燄池裡緩緩升起,宣布以【火焰之舞】重返舞台,這是麥可舞蹈生涯中規模最大的演出計劃,合作的主辦單位超越過去所有歐洲劇場巡迴的紀錄。

2000年三月,【火焰之舞】世界巡迴公演在德國首演,足跡遍及比利時、奧地利、荷蘭及瑞士,演出近一百場,觀眾總計達百萬人,其中一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演出,有超過十萬名觀眾共赴這場視覺盛宴。2001年六月,【火焰之舞】巡迴美國二十個城市,其中一場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的演出,被親臨現場的觀眾譽為顛峰之作。

2001年美國最後一場演出之後,麥可正式高掛舞鞋,致力於培訓舞蹈人才,設立舞蹈學校,提供優秀舞者發光的空間,為往後的世代開啟了大門。對旗下舞團的編舞、舞者挑選、製作細節,麥可仍親自督導,並擁有龐大精良的技術團隊,所以每一個舞團、每一場演出都維持絕佳的高品質。

2008年1月,睽違七年的【火焰之舞】正逢首演之後十周年,火焰再起的第一站選擇台灣,創下驚人紀錄。2009年十二月【火焰之舞】台灣北中南巡迴將比照最經典的海德公園版本,更是由麥可.佛萊利親自領軍上場,舞王旗下子弟團的精英舞者將共同登台,重現最經典的歷史畫面,這將會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以上介紹摘錄自寬宏售票:http://www.kham.com.tw/ad.asp?P1=0000008372

【火焰之舞】劇情:
時間依舊凝結,掌管一切的居爾特女神〝愛靈〞….圍著石頭而坐的古老部落長老們聽見了呢喃細語,精靈的夢境出現了惡兆,一股新的邪惡力量正蠢蠢而動準備挑戰舞王….

森林的小精靈吹著她魔法的笛子,將她希望之塵灑向沉睡中的少女,喚醒了她們,女孩們跳著優雅輕盈的舞步慶祝甦醒的愉悅,隨即一場歡樂和平的舞會就在節奏強烈的鼓聲及舞王動感活力十足的舞步中展開….

美麗清純的蘇爾絲與女孩們快樂地跳著舞卻不知黑暗的力量正悄悄的靠近…

戴著邪惡面具的黑暗之王唐德卡帶領著他的黑暗戰士正隨機而動奪取舞王的王位,並準備破壞愛爾蘭之地的祥和。

而另一股威脅愛爾蘭之地的邪惡力量來自蠍美人莫琳安─ 性感、美豔,處心積慮想要誘惑舞王,這天她跳著火辣的舞步向舞王情有獨鐘的蘇爾絲示威,兩個女人的愛情爭戰隨即點燃…

某一天,小精靈正專心吹著笛子平息暴風雨時,誰料埋伏在側的黑暗之王不但趁著她不留神時搶走了笛子,在一陣戲弄之後,黑暗之王更折斷了小精靈的笛子,頓失魔法的她被黑暗之王推倒在地,此時,見義勇為的舞王出現解救了小精靈,而隸屬舞王與黑暗之王的戰士們也在護主心切的激動情緒下,一場正邪對戰的鬥爭也將一觸即發,然而,以和為貴的小精靈站出來平息了這場即將爆發的戰爭,此外心地善良的舞王更幫她將笛子修好。

這天,蘇爾絲與女伴們正快樂地跳著舞,舞王站一旁用愛慕的眼神蘇爾絲,然而,蛇蠍美人莫琳安卻突然出現,火辣熱情的她跳著魅惑之舞引誘著舞王,被迷惑的舞王也跟著起舞,善良的蘇爾絲只能在一旁傷心地看著,忽然舞王發現了自己真正心之所愛的是蘇爾絲,因此他離開莫琳安的懷抱,轉身向蘇爾絲表白並獻出他的真情之吻。

被拋棄的莫琳安心有不甘地興起了報復的念頭,而這也讓伺機一旁的黑暗之王逮到了一個打倒舞王的機會。他們決定一起設計傷害舞王,他們利用舞王落單的時候,黑暗之王率領戰士們奪取了代表舞王神力來源的腰帶,並將失去力量的舞王一舉擊垮推入死亡深淵,然而,當黑暗之王在慶祝奪取王位成功之時,小精靈卻悄悄施展魔法讓舞王再度復活,並打敗了黑暗之王奪回王座,讓愛爾蘭之地再度回復以往的平靜。

關於踢踏舞王麥可.佛萊利(Michael Flatley)
麥可.佛萊利於1958年7月16日出生,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與三個妹妹,父母親Michael與Eilish於1947年時,就從愛爾蘭搬到了芝加哥定居,麥可遺傳了他父親勤奮的工作態度與超凡的精力,這也使他能夠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現。

雖然麥可從小就在美國長大,但他還是常常回到愛爾蘭去探望他的外婆,他的母親與外婆Hannah Ryan兩人都是愛爾蘭的舞蹈冠軍,所以麥可身上始終流著舞蹈的血液。他的外婆在麥可四歲的時候教他跳舞,並且始終鼓勵他跟隨自己的心追尋自己的夢想。多年之後,麥可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每場表演當中,他都會保留前排的座位,向他最崇拜的外婆獻上敬意。

以下是麥可回憶起外婆的一段話:
"She once visited me in Chicago in an ice cold winter. At that time I was completely broke, working occasional jobs for a couple of bucks an hour, dreaming of becoming the greatest dancer in the world. It was she who encouraged me to make my life special and to dance. Two weeks later she died. The empty seat is a sign of my respect to her, for I believe she is still watching me."
「有一次,在一個冰天雪地的冬天裡,她來到芝加哥看我。當時的我已是一無所有,只能夠打零工來賺取那十幾塊錢的時薪,還一邊夢想著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舞者。是她的鼓勵讓我能夠堅持下去,並且讓我的人生變的如此特別。兩個星期之後,她過世了。保留座位是我對她獻上敬意的象徵,因為我相信她始終在天上看顧著我。」(PS:以上是我自行翻譯的內容,如果有錯,還請指教。)

麥可的父母親始終致力於不讓孩子們忘記自己的愛爾蘭傳統,於是在麥可11歲時,就被揪著耳朵去學習愛爾蘭舞蹈。只是當時麥可的年紀已經太大,於是被送回了家,但麥可還是堅持學下去。不單單是因為「課堂上有許多的女孩子」(麥可自己坦承當時對某位女孩很著迷),而他也不願意讓年齡大小的限制阻止他。

17歲時,麥可成為了第一位贏得愛爾蘭舞蹈比賽冠軍的美國人,也超越了他所有的同學們。同時,他學習傳統的愛爾蘭長笛,並且贏得全愛爾蘭的比賽冠軍。從此,他命中注定與自己的夢想結合在一起。

特殊事蹟:
01.1989年,創下每秒踢踏28下的金氏世界紀錄
02.1998年二月,年近40歲的麥可又破了自己先前所保持的紀錄,將每秒踢踏的次數推進至35下
03.2000年三月,麥可在歐洲舉行【火焰之舞】的巡迴表演,所有門票銷售一空,其中包括了一場在布達佩斯超過十萬名觀眾的演出。同時,麥可也是金氏世界紀錄收入最高的舞者
04.麥可.佛萊利雙腿的保險金額創下金氏世界紀錄,高達四千萬美金

麥可.佛萊利(Michael Flatley)個人網頁:
http://www.michaelflatley.com/home/

舞王(Lord Of Dance)官方網站:
http://www.lordofthedance.com/

【火焰之舞】精采片段:
      

      

2009年,麥可.佛萊利【火焰之舞】排練片段:
      

當我在十一月聽到【火焰之舞】又要再度來台灣演出的時候,真的是超興奮,尤其這次是由麥可.佛萊利親自領軍表演!心裡想:終於可以彌補我去年沒有看到的遺憾了。只是沒想到,竟然找不到人可以一起去看,要嘛就是沒興趣,要嘛就是已經看過了 Orz 還好最後一刻我問了黃小魚(現在不只是吃美食咖,也晉升為看表演的咖了 XD),才知道原來她也想去看,於是就在台北場開演前一個禮拜才上網去買票(感謝黃小魚爸爸幫忙訂票,哈),可惜太晚上去買了,個人認為最好的位置都已經賣光了,於是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買紫2B區的座位,原本還擔心距離會不會太遠或是位置太斜,最後發現還好,而且大螢幕就在旁邊,舞台也沒想像中的遠,看的算是蠻清楚的。

由於表演訂在晚上七點半開始,現場直到六點四十五分才開放進場,不過我們六點半就到小巨蛋外面排隊了,沒想到那時候人潮就已經不少了。等了一會之後,進到了小巨蛋裡面,一下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有很多人拿著票,找不到座位不然就是找老半天,我都很懷疑為什麼會這樣?位置有這麼難找嗎? = =||),於是就坐下來看著陸陸續續湧進的人潮,沒想到B1特區(也就是票價最貴的那幾區)的票賣的還蠻好的,幾乎可以說是賣掉了九成,不過整場的售票情形大約是七成左右,沒有我預期中的好 @@

七點三十五分,表演正式開始,燈光一暗下來之後,全場就響起如雷的掌聲,可能大家都非常期待再度看到舞王的魅力吧。而我之前並沒有看過【火焰之舞】,就連DVD都沒有看過,對於【火焰之舞】單純都是透過網路上的片段以及自己的想像,想像內容一定很棒!(當然,最後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哈!)不過,也因為自己以前都沒有看過,所以去看【火焰之舞】之前,還特別上網做了一下功課,了解【火焰之舞】的劇情,以及一些內容背景,好讓自己可以進入狀況。事後證明,有做功課還是比較好。

整場表演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最後麥可.佛萊利自己solo的那段,很難想像,他今年已經51歲了,當我看到他的表演時,我還開玩笑的跟黃小魚講說:麥可.佛萊利大概是世界上腳動的最快以及最活潑的阿伯了 XD 而且,沒想到最後麥可.佛萊利還有不小心露點的演出(因為他的小背心移位了),堪稱是那晚的最意外的驚喜吧?! XDDD

整場表演充滿了踢踏舞的震撼,尤其是最後全體舞者出場謝幕的時候,整齊劃一的舞步與踢踏聲響,撼動整場所有的觀眾,讓我不禁讚嘆:原來這就是踢踏舞的魅力,麥可.佛萊利踢踏舞王的稱號果真不是浪得虛名。我也暗自慶幸,還好我最後有選擇去看【火焰之舞】,雖然我不知道這會不會是麥可.佛萊利最後一次的登台演出,但是我真的覺得很值得,不愧是世界級的演出。

只是,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小巨蛋的場地,如果有看過海德公園那場演出的話,一定就可以體會我所說的感覺,整個舞台的遼闊程度完全不一樣,小巨蛋的舞台感覺就很窄小,而且B1特區的座位設計也是很差,沒有階梯式的漸層,坐在最後面的人根本就看不到舞臺上的細節,只能看大螢幕來彌補,既然是這樣的話,我不懂以後怎麼會有人願意再花那麼多的錢去買那樣的位置?這也是讓我覺得很可悲的地方,每次台灣的票價都比其他國家要來的高,但是硬體設施卻是那麼糟,台北根本可以說是沒有一個適合這樣國際級表演的專用場地,砸了這麼多錢蓋了一個巨蛋,卻是這樣的品質,讓我不禁懷疑,當初這些設計場地的人員到底有沒有去世界各國觀摩學習?看看別人到底是怎麼做的。哎,算了,這已經是題外話,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悲哀吧,只能默默承受這種一流價格與三流硬體設施的剝削。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到歐洲或是Las Vegas再看一次【火焰之舞】,體驗"真正"世界級的演出!

PS:
1.昨天原本想要上博客來去購買【火焰之舞】的DVD,因為看到DVD的價錢才NT 299大洋,感覺很划算,結果竟然都已經銷售一空,暫時沒有辦法下訂 = =|| 現在有點後悔那天晚上看完表演沒有在小巨蛋外面當場買一片回家......

2.順便再補充一下突然又想到的心得,就是我發現【火焰之舞】裡面的每一位女舞者身材都很苗條,但是小腿就.....嗯,這似乎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踢踏舞需要用到大量的腿部肌肉,自然而然的,腿就會變壯.... @@ 不過,她們跳起舞來真的都超有魅力,不論是男舞者或是女舞者..... 一整個就是賞心悅目!

3.黃小魚這懶鬼...竟然看完表演連個心得都懶的寫... = =|| 我決定應該要再把稱號改成黃小豬才對... XD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你今天用消費券了嗎?

0 意見
今年過年,大家可能都對於拿到了三千六百塊的消費券感到有些開心,至少,稍稍舒緩了一整年大環境不景氣所帶來的鬱悶(雖然我個人認為作用不大 =.=)

anyway,姑且不去討論發放消費券這項的政策好壞,既然消費券都領了,那就好好的利用吧,至少可以買些自己想要的東西犒賞自己這辛苦工作的一年,是吧?

說到這個,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熱心的網友整理了一些百貨公司以及商家提供的消費券優惠活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http://ppt.cc/2H4v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2009之101跨年煙火

5 意見
原本以為今年的跨年煙火沒有機會看到,畢竟現在正在當兵,也不確定是不是會有放假,結果運氣還不錯,抽到元旦不必留守的梯次,所以31號晚上一放假就馬上搭車回家,一回到我家附近,馬上就看到等著要看煙火的人潮,也稍微感覺到了跨年的氣氛。今年也就照例把煙火拍了下來,分享給一些沒有機會看到的親朋好友,拍的不是很好啦,不過至少可以稍微欣賞一下。

      

PS:我覺得今年的煙火好像沒有去年來的精采 @@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同感,不過,有煙火看就不錯了啦,至少已經成為了台北人跨年必看的節目之一,希望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2008之101跨年煙火

0 意見
今年很無聊的拿了相機到家裡樓下跟大家湊熱鬧,拍101的跨年煙火,原本想要爬上頂樓拍的,結果沒想到,頂樓反而會被擋住,所以只好在樓下拍,雖然沒有辦法把整棟101完整的拍進去,不過大部分的範圍都還算是有入鏡啦,唯一的遺憾就是,中間竟然有條電線擋著 =.=|| 沒有看到的人就請將就著看吧~

       

今年的煙火比去年的好看多了,由於最近吹的都是東北季風,我家的位置剛好是101的東方,所以煙火看的很清楚,不會被一團團的煙霧給擋住,還算是不錯。只是視野沒有去年在林彥他們家頂樓那麼棒就是了。

最後,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夠事事順心,新年快樂啦!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2007 阿妹十週年演唱會

0 意見
時間:2007.12.23 (日)
地點:台北小巨蛋
成員:Me & 豆腐

其實一開始沒有打算要去聽阿妹的演唱會的,雖然我喜歡聽阿妹的歌,但始終不算是她死忠的fans,至於為什麼最後還是會去呢?當然就是因為豆腐的關係,在此就要稍微介紹一下豆腐這位人物了。他是我大學的好朋友,相當的麻吉,他也是阿妹的死忠粉絲,平常都戲稱阿妹是他的老婆,哈~更勁爆的是,他竟然在演唱會當天,當著全場歌迷的面大叫:張惠妹!嫁給我吧!!

我極度懷疑這才是他去看阿妹演唱會的終極目的。嗯,雖然說他是阿妹死忠的歌迷,但這卻是他第一次去聽阿妹的演唱會,也是我第一次聽阿妹的演唱會。
PS:去年聖誕節的時候也去聽了阿妹的歌舞劇:愛上卡門,嗯,想當然爾,也是被豆腐拉去的

下午五點,我們兩個人約在衣蝶,原本打算先去吃個王品的(一整個就是奢侈的一天,哈),不過後來因為豆腐忘了帶禮卷而作罷,不過也還好沒去吃,不然感覺可能 會有點太趕 @@ 兩個人到衣蝶的地下街隨便解決了晚餐之後,又去衣蝶逛了一下,順便勸敗了豆腐一雙Vans的鞋,其實他之前就已經在猶豫要不要買了,只 是經過我的鑑定之後,加深了他敗家的念頭而已,哈哈~

逛一逛,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兩個人就買了Starbuck,搭了公車前往小巨蛋。到了那邊,大約晚上7:0左右,小巨蛋外面也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一堆人等著排隊進場,我們兩個也順利的進入了小巨蛋裡面,找到了我們的座位:紅特E區第一排的位置。

坐下之後,發現我們位置的視野還真是不錯,雖然不是一樓的位置,但是也跟一樓特區的位置差不了多少。距離演唱會預訂開始的時間還有大約20分鐘左右,越來越 多人陸陸續續的進場,我們也東張西望,觀察一下場地以及舞台,而我則是比較注意有沒有哪些名人也來看這場演唱會,只是我親眼看到的名人沒幾個,三立電視台 的主播陳雅琳,阿妹的經紀人陳澤杉,就這樣,不過當天到場的名人當然不只這些,還有小燕姐、黃子佼、蔡健雅等等。豆腐也趁著演唱會尚未開始的空檔拍了一張 舞台的照片,因為演唱會開始之後就不能拍了,所以只好利用這點時間來留點紀念。

PM 7:45
演 唱會開始了,阿妹一開場就是連續幾首快歌炒熱現場的氣氛,只是我已經忘記是哪幾首了 XD 沒辦法,人年紀大了記性總是比較差了一點 Orz 不過我真的 很佩服阿妹現場的演唱功力以及她的舞台魅力,一開始才沒幾首歌,全場就好像快要瘋了一樣,尤其是坐在我後面的其中一個男的,從頭到尾一直在大吼:阿妹!阿 妹!真的快要被他吵死了 XD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是比較喜歡聽阿妹唱抒情歌,因為總覺得她唱抒情歌很有味道,也很有感覺,好像每一首歌都能唱到人的心裡一樣,讓人情不自禁的紅了眼眶,讓人深受感動。演唱會當天,阿妹自己也說到,很多人都很喜歡她唱的一些歌曲,因為歌迷們都說那些歌往往都參與了自己某一部分的生活,陪伴著自己走過了很多的時間,無論是傷心難過或是快樂開心,而阿妹她也對於這樣的回應感到開心,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歌能夠陪伴許多人走過許多的時間,也能夠感動人。

演唱會當中,阿妹也唱了幾首張雨生的歌送給已經過世的他,像是她與張雨生合唱過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以及「沒有菸抽的日子」,演唱的過程當中,阿妹也幾度哽咽,雖然張雨生已經過世了這麼多年,但對於阿妹而言,他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除了張雨生之外,阿妹也唱了「後知後覺」獻給小燕姐已經過世的先生,感謝他當年提拔自己的恩情。

我喜歡這樣充滿感情的阿妹,動人的阿妹,很真的阿妹。演唱會當中有許多的動人歌曲和令人難以言喻的感動,我想,那些東西是我沒有辦法一一描述的,有去聽演唱會的人,我想他們都會知道我說的那些感覺,沒去的人,我只能說,真的很可惜!謝謝阿妹唱這麼多好聽的歌,也希望她能繼續唱下去,繼續讓我們感動。

整個演唱會一直進行到晚上11:15分左右,阿妹最後以「三天三夜」這首high到不行的歌來為整個演唱會做結尾,聽完演唱會之後,我真的覺得我好像快要聾了 XD 一直有耳鳴的感覺,不過還是覺得很棒就是了!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Linkin Park is fantastic!!!!

1 意見
時間:2007.11.16 (五)
地點:中山足球場
成員:alwaysblue1106、小寶、阿瑋

期待已久的Linkin Park演唱會終於到來了,從買好票到演唱會當天,已經足足等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真是滿心期待呀~~

中午我和阿瑋先跑到小寶家裡一起看世界盃棒球賽的中荷之戰(雖然最後中華隊輸了T_T),原本一路領先,沒想到,第九局還是被追平了,由於當時已經下午三點了,所以延長賽就沒有繼續看下去,畢竟還得要去演唱會現場排隊入場。

到了中山足球場的時候,大約是三點四十分左右,不出所料的,現場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排隊進場了,看到整個中山足球場外圍被滿滿的人包圍著,心裡也有點擔心會不會搶不到什麼好位置,由於現場排隊的人數眾多,於是就問了工作人員搖滾B區應該在哪裡排隊進場,照著工作人員的指示找到了排隊的位置,挖勒~已經排了好幾百公尺的距離了 @@ 不過也沒辦法,只好乖乖的排下去。

於是,三個人拿出了準備好的報紙,在地上鋪好,然後鄉長阿瑋拿出了PSP以及體委Weibo熱心贊助的NDSL,小寶則是拿出了先前買好的零食,準備打發等待的時間,而我則是拿出雜誌來殺時間。
          雜誌看累的我,躺在鋪好報紙的地上,閒著沒事拿手機亂拍

時間咻一下子就過去了~~~~~~~~~~~~~~~~~~~~~~~~
一下子就到了預定開放進場的時間:下午五點整。

收拾好帶來的細軟(會不會太咬文嚼字了一點,還細軟勒 XD),準備殺進演唱會現場,搶前面一點的好位置。沒想到進場之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不准攜帶飲料進場,我們三個人當場傻眼,因為原本準備好的礦泉水根本都還沒有開來喝,而且自己另外買的寶特瓶飲料也都還沒有喝完,三個人只好當場先把喝的下的東西先喝一喝,以免浪費太多 =.=|| 後來才知道,原來不讓我們帶飲料進去是為了要坑我們的錢,現場一瓶600cc的礦泉水竟然賣NT$30,真是有夠敢的!而且裡面賣的三明治,明明沒有什麼料,也要NT$80,還好我們三個中午吃了肯德基爺爺的外帶全家餐,阿瑋和小寶下午又多吃了歷經千辛萬苦才換來的Subway潛艇堡,所以才能撐過演唱會而不被坑。

進了現場,發現我們的位置其實還算是蠻前面的,沒有想像中的糟,一整個就是爽!於是三個人就坐在草地上,打牌打發時間,畢竟距離演唱會預定開始的時間(pm 8:00)還有兩個多小時。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進場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概因為是禮拜五的關係吧,白天還有很多人必須要上班或是上課之類的,陸陸續續,我們身後也擠滿了許多姍姍來遲的人潮。

pm 8:00,演唱會預定開始的時間已經到了,可是卻始終不見任何開始的跡象,其實在之前,我們就已經知道演唱會會delay半個小時左右,一切都是拜我們旁邊的探子回報,哈~不是啦,是因為一開始在排隊的時候,我們後面剛好就有一個男的自己一個人來看演唱會,後來他就主動問說,他可不可以跟我們一起行動,我們當然也沒有拒絕,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有個朋友剛好就是Linkin Park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所以早在演唱會開始的時候,他朋友就已經告訴他整個演唱會開始的時間會延遲至少半個小時,於是我們多少也有了心理準備。

果然沒錯,演唱會整整delay了45分鐘!!真是我的天 Orz 演唱會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先罰站了將近一個小時 =.=||| 不過看在後來整個演唱會很high的份上,就原諒Linkin Park你們了XD

整個演唱會就由主唱Chester以及Mike的聲音揭開了序幕,一連唱了好幾首,完全沒有冷場,對於第一次現場聽Rock演唱會的我,真的是一個很特別也很棒的體驗!到了演唱「What I've done」這首歌的時候,可以說是全場最high的時候,當時我還試著拿手機把演唱這首歌的過程錄下來,可惜不知道是我沒有按下錄影的按鈕還是手機的問題,最後竟然沒有成功,害我很失望 T_T 當中也參雜了一些我比較不熟的歌曲,畢竟我並不完全算是一個Linkin Park fan,但是卻也不減我熱血的氣氛,哈~反正不太會唱,聽過一遍之後就大概知道要怎麼跟著唱了 :p 等到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整場的氣氛又在「Faint」這首歌當中達到了最高點。

跟著吼了一場下來,喉嚨都已經快要沒有聲音了,實在是很佩服主唱Chester,竟然可以這樣嘶吼的演唱一整場而若無其事的樣子 XD

PS:今天除了聽演唱會很high之外,還在台北市看到了三台超級勁車,真是太lucky了!!下午要去中山足球場的途中,先看到了一台Porsche Carrera GT,我的媽呀!!一台三千多萬的超級跑車就這樣眼睜睜的在我面前呼嘯而過。
演唱會結束之後,我們三個人準備要去通化街吃晚餐的路上,又在忠孝東路看到一台Lamborghini
Murciélago 6.2和一台SLR一前一後的從我們旁邊開過去,眼淚真的感動到快要飆出來了,真是太興奮了!!!!我還叫阿瑋跟上,讓我用手機拍一下影片,哈哈~~還好是在車多的市區裡面,不然連個車尾燈都看不到吧我想。總之,今天就是一整個太high啦!!
                 下午先看到了Carrera GT

               晚上又接著看到了Murciélago 6.2

               還有這台SLR,要價也是三千多萬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Frank O’ Gehry:建築界的畢卡索

0 意見
之前介紹過了安藤忠雄,接下來輪到另一個我也很喜歡的建築大師:Frank O’ Gehry。

1929年2月28日,Frank O’ Gehry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一個信奉天主教的猶太人家庭,17歲移民到美國,後來進入南加州大學學習建築專業。之後,又進入哈佛大學進修一年城市規劃方面的課程。

1961年,Frank O’ Gehry懷著對科比意的尊敬而到了法國巴黎,在一所事務所擔任建築師。在法國時,Frank O’ Gehry意識到現實與自己理想嚴重的差異,並開始覺得大學苦心鑽研法國浪漫主義建築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Frank O’ Gehry在第二年回到了洛杉磯,並開辦了一家自己的事務所。兩年後,Frank O’ Gehry接受藝術家登辛格的邀請,在梅爾羅斯大街為這位藝術家設計了一個工作室,這也是Frank O’ Gehry早期接手最為重要的建築作品。然而這座脫離現實的建築,雖然受到藝術家們的讚賞,但是卻遭到了建築師們的嘲笑。他們認為這種隨意的建築形式是對建築的褻瀆,把工廠用的窗戶放在建築設計當中是一種缺乏生活格調的可怕行為。

設計理念上的差異,使Frank O’ Gehry成了形影相弔的「局外人」,他自己形容:
「當我和藝術家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是在家裡;而當我和建築師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外人。」


1977年,Frank O’ Gehry在南加州的海濱小城聖塔莫尼買下了一棟普通的兩層住宅,第二年,他決定對自己的住宅進行擴建的計畫。在這座建築中,Frank O’ Gehry利用了大量廉價的工業材料,如波形金屬板、金屬網和木夾板等,降低了造價。這也是這座建築在美國經濟蕭條的二十世紀70年代引起人們的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運用大量的波形金屬板、金屬網和木夾板

       

             甚至有人形容這所房子是一個「畸形兒」

住宅改建完畢以後,立刻成為美國傳媒關注的對象。當好奇的人們到此參觀,了解了它的實際功能以後,就會改變原有的看法,讚嘆代替了鄙視。
Frank O’ Gehry對外界的質疑也總是保持著一貫的態度,這棟房子是用來做研究和發展用的,如果墨守成規的話,那建築師就會永遠是一個困在籠子裡的嬰兒。

Frank O’ Gehry小時後非常喜歡魚,可能是受此影響,成年後的他非常擅長將魚鱗層層疊疊的美感進行發揮。而且,Frank O’ Gehry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自己的設計思路表達不出來的時候,他就開始畫魚。

1992年,
Frank O’ Gehry設計的沖孔金屬魚雕刻被看做是「魚的作品」中的巔峰之作。該建築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村裡,有54公尺長,12層樓高。魚身扭動的豐腴和片片魚鱗的簡約被生動地表達出來。
       

             VILA OLIMPICA FISH SCULPTURE

          
           沖孔金屬魚雕刻被看做是「魚的作品」中的巔峰之作

Frank O’ Gehry從二十世紀80年代後期更加注重有機形體的組合,並利用特殊的金屬材料來達到沒有結構可言的浪漫境界。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他於1987年在德國魏爾市設計建造的維特拉傢俱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 )(註1)。
       

          Vitra Design Museum像是一個置於自然風景中的風車

       

                Vitra Design Museum正面一景

             

                黃昏下的Vitra Design Museum

雖然
Frank O’ Gehry對入口、門廳、雨棚、電梯、天窗等進行了變形處理,並透過肢解、扭轉、變異、並置等手法對其進行了重新整合,使這座建築看上去顯得雜亂不堪。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座建築結構簡單規整,功能佈局合理。這是因為建築中的怪異之處都是非主體功能的部分,建築的實際功能並沒有受到影響。在室內設計中,Frank O’ Gehry特別注重光影的效果,比如扭轉的天窗所造成的外觀造型和光影變化,直接影響了博物館內部的藝術效果。

魏斯曼博物館(Weisman Art Museum)是
Frank O’ Gehry在90年代初的代表性作品。該博物館座落於密西西比河畔的明尼蘇達大學校園內。為了與大學周圍的環境相協調,畫廊和停車場坡道的外表以水泥連接的磚塊裝飾,不鏽鋼和彩繪金屬被大量應用在人行天橋北面的垂直牆面上,而候車室和博物館西面的垂直牆面則採用了經過處理的不鏽鋼。這些材料的運用使得這座呈放射狀的建築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耀眼的光芒。尤其是夕陽西下的時候,金色的光芒反射回來,似乎又能看到魚鱗的影子。建成後的魏斯曼博物館成為明尼蘇達大學的標誌性建築,被稱為「校園風鈴」。
       

           座落於明尼蘇達大學的Weisman Art Museum

       
               不鏽鋼和彩繪金屬被大量的應用

1991年,Frank O’ Gehry接受邀請,在西班牙的港口城市畢爾包(Bilbao,Spain)主持設計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在這之前,Frank O’ Gehry就已經獲得了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

Frank O’ Gehry在進行博物館的草圖設計時,腦中一直想像著16世紀西班牙航海的圖片,當帆張滿時,在轉動方向的一剎那,海風從兩面吹來,此時的帆就像是一團火焰,摺疊扭曲陡然上升。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於6年之後建成

       
          夕陽下的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真是美輪美奐

       
          建築外部主要的材料是西班牙石灰石,被鈦金屬薄板覆蓋著

從外表來看,整座建築就像一個盤根錯節的大樹根,又具有有序的邏輯性。建築外部的主要材料是西班牙石灰石,像雕塑的建築物外部被鈦金屬薄板覆蓋著,是一群不規則的雙曲面體組合。鄰水的北側是橫向不一的三層展示廳,以呼應河水的波動。為了避免大尺度建築由於背光而造成的沉悶感,
Frank O’ Gehry巧妙地將建築外表處理成向各個方向彎曲的曲面,隨著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建築的各個層面都會產生不斷變動的光影效果。

西班牙建築師拉斐爾
.莫尼歐(Rafael Moneo),也是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曾經讚嘆的說:「沒有任何人類建築的傑作能夠像這座建築一樣,如同火焰般燃燒。」

我個人則認為,展覽於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內的藝術品,相較於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建築本身而言,都將相形失色,因為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2003年完工的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的外型仍然沿用Frank O’ Gehry一貫的風格。建築外部覆蓋著義大利石灰石和不鏽鋼,呈現出輕盈的雕塑般造型,猶如張開的帆船。
       
            具有強烈藝術感的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輕盈的雕塑般造型,猶如張開的帆船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華麗的內部

在建築界,Frank O’ Gehry被認為是解構主義(註2)的代表人物。他顛覆現有規則,利用破裂、傾斜、畸變和扭曲的處理手法,從而達到一種無定則的設計境界。散亂、殘缺的結構,突變的元素,奇艷的外表成為Frank O’ Gehry作品中的必要形式。而他本人卻堅決否認自己是解構主義者,更反對建築師的派別之說。他認為所謂的建築風格應該取決於建築的功能、環境以及各方面的制約因素,那些亂扣帽子的行為只會窒息建築的創作,不利建築未來的發展。

當我在閱讀有關安藤忠雄和
Frank O’ Gehry這兩位建築師的資料時,發現了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這兩位建築師都是因為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的關係,而前往歐洲學習。可以想見,科比意對於現代主義後期(Post Modernism)有著深遠的影響,也許改天,再來介紹這位受人推崇的建築大師。

Frank O’ Gehry的作品列表:
列表資料參考於Wikipedia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_Gehry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7個美好年代 50位偉大建築師」一書。

註1:http://0rz.tw/bb2Y4,這裡有個網誌對於Vitra Design Museum有蠻詳盡的介紹。

註2: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建築是在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的發展。它的特別之處為破碎的想法,非線性設計的過程,有興趣在結構的表面或和明顯非歐幾里得幾何上花點功夫,形成在建築學設計原則的變形與移位,譬如一些結構與大廈封套。大廈的完成視覺外觀利用不可預料和受控紛亂描繪的刺激出現了無數的解構主義的"樣式"。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人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也有對其它二十世紀運動作另外的參考: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 ,譬如「形式跟隨功能
」、「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築設計競爭(特別德希達和彼得
艾森曼的作品和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PS: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011.html,這裡也有一篇有關於
「解構主義」的論文報告,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看。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安藤忠雄:賦予建築靈魂與責任

1 意見
最近在看電視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國興衛視台有個日本的節目,叫做「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的內容就是介紹日本建築師接受屋主委託,將屋主原有的住宅進行重新的設計與修建,節目當中有些屋主原有的住屋環境實在是相當的差,有些是不到十坪的空間當中住了一家五口人;有些則是住在家裡經營的鐵工廠裡,看到那些建築師不僅設計出更好的居住空間,同時更兼顧了屋主對舊屋的感情與需求,實在是令人敬佩。

每當屋主看到經過重新改造的舊屋時,流露出的感動與對建築師的感謝之情,真的讓人覺得,建築真的是一門藝術,是需要用心去設計與建造的。同樣的空間,透過不同的設計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實在是令人驚訝。對建築有興趣的人,或許也可以去看看這個節目,我真的覺得很棒!

由於之前修過一門有關建築方面的課程,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當代偉大建築師的作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兩位建築師,一位是Frank Gehry,另一位就是安藤忠雄(Ando Tadao)。今天就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安藤忠雄這位建築師,往後有機會的話再來介紹Frank Gehry。

以下虛線內文章參考
7個美好年代 50位偉大建築師」一書:
------------------------
1941年,安藤忠雄出生在日本大阪一個貧窮的家庭裡。小時後的安藤就對木頭、土石等材質表現出濃烈的興趣,15歲時,安藤第一次和工匠們參加了自家房子的改建工作,從此萌發了安藤成為建築師的願望。

1965年,安藤為了想要親眼體會歐洲建築到底是什麼樣子而到了歐洲,同時也希望拜訪自己心目中的建築大師科比意,以實現自己多年的心願。最後雖然沒能實現拜見科比意的願望,但此次的歐洲之行,對於安藤來說,卻是獲益良多。他也從那次的旅行當中得到了一些結論:歐洲建築從邏輯構成的原理出發,逐步向局部展開,注重整體。相較於日本的建築,日本的建築設計是依靠傳統的技巧與感覺,從局部構思入手。

1969年,安藤結束了旅行,回到大阪開設了自己的建築設計所。富島住宅是安藤設計建造的第一個專案,位於大阪市中心梅田附近,地基只有47平方公尺,周圍是街道小工廠和密集的小屋。在預算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安藤選擇了能夠獲的最大容積率的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不但廉價,而且不用裝飾材料,拆掉範本就可以原封不動的使用,省時省力。而這個出於經濟考慮的選擇卻成了他一生的摯愛,並不斷被運用在他以後設計的建築當中,成為日本建築的一大特色。為了保證住宅的私密性,安藤決定從天窗採光,避免鄰里之間的相互影響,而且在牆面上設置盡可能少的通風和採光的窗口,將住宅外面嘈雜的環境隔離開來。

-------------------------

其實安藤忠雄在他還沒有成為建築師之前,曾經是個拳擊手,他也並非是建築科班出身,他曾說過

「我不是建築系相關科班出身的,因為家裡經濟壓力,所以年輕的時候,我只能一邊工作一邊收集大學建築系的教材來自修,當我花一年的時間把所有教材都看通之後,以為建築就是這樣子的,但是後來我發現建築沒有我想像中的簡單,所以我就去旅行,一邊考察各地建築。」

7個美好年代 50位偉大建築師」這本書對安藤忠雄所下的標題是:「賦予建築靈魂與責任」。

安藤忠雄曾經於2004年10月9號在台北科技大學舉辦過一場演講,而他的開場白就是:

「我認為建築是一場戰爭,與人生一樣,必須不斷的挑戰!」


其實從
「全能住宅改造王」 這個節目就可以深深的體會安藤忠雄這句話的道理,裡面的建築師接受屋主的請託,幫助他們脫離原來舊住宅混亂擁擠的居住環境,不僅是建造出更好的住屋品質和空間,更保留了屋主對於舊屋的記憶和感情,重新賦予生命,這些對於建築師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都是要用心,才能夠做到的。

以下有一些安藤忠雄的著名作品:

           

                   水教會-1


          
                   水教會-2


          
                   水教會-3


          
                   光教會-1


          

                   光教會-2


       
               Forth Worth Texas Modern Art Museum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

他的作品其實還有很多都很棒,像是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大山崎山莊美術館等,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搜尋一下,有兩個網頁還不錯:
1.準建築人手札:
http://www.forgemind.com/4images/categories.php?cat_id=38
2.建築ファイル:安藤忠雄
http://www.kbookmark.com/archfile/ando/


BTW,安藤忠雄他也要在交大建一個美術館,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學校裡面看到就是了,還蠻期待的,希望能快點落成~~

以上是我小小的心得和簡介啦~大家就將就著看吧 :)

吼~~我要看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