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月28日,Frank O’ Gehry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一個信奉天主教的猶太人家庭,17歲移民到美國,後來進入南加州大學學習建築專業。之後,又進入哈佛大學進修一年城市規劃方面的課程。
1961年,Frank O’ Gehry懷著對科比意的尊敬而到了法國巴黎,在一所事務所擔任建築師。在法國時,Frank O’ Gehry意識到現實與自己理想嚴重的差異,並開始覺得大學苦心鑽研法國浪漫主義建築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Frank O’ Gehry在第二年回到了洛杉磯,並開辦了一家自己的事務所。兩年後,Frank O’ Gehry接受藝術家登辛格的邀請,在梅爾羅斯大街為這位藝術家設計了一個工作室,這也是Frank O’ Gehry早期接手最為重要的建築作品。然而這座脫離現實的建築,雖然受到藝術家們的讚賞,但是卻遭到了建築師們的嘲笑。他們認為這種隨意的建築形式是對建築的褻瀆,把工廠用的窗戶放在建築設計當中是一種缺乏生活格調的可怕行為。
設計理念上的差異,使Frank O’ Gehry成了形影相弔的「局外人」,他自己形容:
「當我和藝術家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是在家裡;而當我和建築師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外人。」
1977年,Frank O’ Gehry在南加州的海濱小城聖塔莫尼買下了一棟普通的兩層住宅,第二年,他決定對自己的住宅進行擴建的計畫。在這座建築中,Frank O’ Gehry利用了大量廉價的工業材料,如波形金屬板、金屬網和木夾板等,降低了造價。這也是這座建築在美國經濟蕭條的二十世紀70年代引起人們的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運用大量的波形金屬板、金屬網和木夾板
甚至有人形容這所房子是一個「畸形兒」
住宅改建完畢以後,立刻成為美國傳媒關注的對象。當好奇的人們到此參觀,了解了它的實際功能以後,就會改變原有的看法,讚嘆代替了鄙視。Frank O’ Gehry對外界的質疑也總是保持著一貫的態度,這棟房子是用來做研究和發展用的,如果墨守成規的話,那建築師就會永遠是一個困在籠子裡的嬰兒。
Frank O’ Gehry小時後非常喜歡魚,可能是受此影響,成年後的他非常擅長將魚鱗層層疊疊的美感進行發揮。而且,Frank O’ Gehry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自己的設計思路表達不出來的時候,他就開始畫魚。
1992年,Frank O’ Gehry設計的沖孔金屬魚雕刻被看做是「魚的作品」中的巔峰之作。該建築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村裡,有54公尺長,12層樓高。魚身扭動的豐腴和片片魚鱗的簡約被生動地表達出來。
VILA OLIMPICA FISH SCULPTURE
沖孔金屬魚雕刻被看做是「魚的作品」中的巔峰之作
Frank O’ Gehry從二十世紀80年代後期更加注重有機形體的組合,並利用特殊的金屬材料來達到沒有結構可言的浪漫境界。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他於1987年在德國魏爾市設計建造的維特拉傢俱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 )(註1)。
Vitra Design Museum像是一個置於自然風景中的風車
Vitra Design Museum正面一景
黃昏下的Vitra Design Museum
雖然Frank O’ Gehry對入口、門廳、雨棚、電梯、天窗等進行了變形處理,並透過肢解、扭轉、變異、並置等手法對其進行了重新整合,使這座建築看上去顯得雜亂不堪。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座建築結構簡單規整,功能佈局合理。這是因為建築中的怪異之處都是非主體功能的部分,建築的實際功能並沒有受到影響。在室內設計中,Frank O’ Gehry特別注重光影的效果,比如扭轉的天窗所造成的外觀造型和光影變化,直接影響了博物館內部的藝術效果。
魏斯曼博物館(Weisman Art Museum)是Frank O’ Gehry在90年代初的代表性作品。該博物館座落於密西西比河畔的明尼蘇達大學校園內。為了與大學周圍的環境相協調,畫廊和停車場坡道的外表以水泥連接的磚塊裝飾,不鏽鋼和彩繪金屬被大量應用在人行天橋北面的垂直牆面上,而候車室和博物館西面的垂直牆面則採用了經過處理的不鏽鋼。這些材料的運用使得這座呈放射狀的建築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耀眼的光芒。尤其是夕陽西下的時候,金色的光芒反射回來,似乎又能看到魚鱗的影子。建成後的魏斯曼博物館成為明尼蘇達大學的標誌性建築,被稱為「校園風鈴」。
座落於明尼蘇達大學的Weisman Art Museum
不鏽鋼和彩繪金屬被大量的應用
1991年,Frank O’ Gehry接受邀請,在西班牙的港口城市畢爾包(Bilbao,Spain)主持設計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在這之前,Frank O’ Gehry就已經獲得了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
Frank O’ Gehry在進行博物館的草圖設計時,腦中一直想像著16世紀西班牙航海的圖片,當帆張滿時,在轉動方向的一剎那,海風從兩面吹來,此時的帆就像是一團火焰,摺疊扭曲陡然上升。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於6年之後建成
夕陽下的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真是美輪美奐
建築外部主要的材料是西班牙石灰石,被鈦金屬薄板覆蓋著
從外表來看,整座建築就像一個盤根錯節的大樹根,又具有有序的邏輯性。建築外部的主要材料是西班牙石灰石,像雕塑的建築物外部被鈦金屬薄板覆蓋著,是一群不規則的雙曲面體組合。鄰水的北側是橫向不一的三層展示廳,以呼應河水的波動。為了避免大尺度建築由於背光而造成的沉悶感,Frank O’ Gehry巧妙地將建築外表處理成向各個方向彎曲的曲面,隨著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建築的各個層面都會產生不斷變動的光影效果。
西班牙建築師拉斐爾.莫尼歐(Rafael Moneo),也是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曾經讚嘆的說:「沒有任何人類建築的傑作能夠像這座建築一樣,如同火焰般燃燒。」
我個人則認為,展覽於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內的藝術品,相較於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建築本身而言,都將相形失色,因為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2003年完工的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Walt Disney Concert Hall)的外型仍然沿用Frank O’ Gehry一貫的風格。建築外部覆蓋著義大利石灰石和不鏽鋼,呈現出輕盈的雕塑般造型,猶如張開的帆船。
具有強烈藝術感的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輕盈的雕塑般造型,猶如張開的帆船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華麗的內部
在建築界,Frank O’ Gehry被認為是解構主義(註2)的代表人物。他顛覆現有規則,利用破裂、傾斜、畸變和扭曲的處理手法,從而達到一種無定則的設計境界。散亂、殘缺的結構,突變的元素,奇艷的外表成為Frank O’ Gehry作品中的必要形式。而他本人卻堅決否認自己是解構主義者,更反對建築師的派別之說。他認為所謂的建築風格應該取決於建築的功能、環境以及各方面的制約因素,那些亂扣帽子的行為只會窒息建築的創作,不利建築未來的發展。
當我在閱讀有關安藤忠雄和Frank O’ Gehry這兩位建築師的資料時,發現了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這兩位建築師都是因為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的關係,而前往歐洲學習。可以想見,科比意對於現代主義後期(Post Modernism)有著深遠的影響,也許改天,再來介紹這位受人推崇的建築大師。
Frank O’ Gehry的作品列表:
- Ronald Davis Studio/Residence, Malibu, CA, 1971-2
- Easy Edges furniture series 1972.
- Exhibit Center, Merriweather Post Pavilion, and Rouse Company Headquarters, Columbia, Maryland, USA (1974)
- Harper House, Baltimore, Maryland, USA (1977)
- Gehry Residence, 1978
- Loyola Law School,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various buildings, 1978-2002) [3]
- Santa Monica Plac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USA (1980)
- California Aerospace Museum,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82-1984)
- Edgemar Retail Complex,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USA (1984)
- Chiat/Day Building, Venice, California, USA (1985-1991)
- Vitra Design Museum, Vitra premises, Weil am Rhein, Germany (1989)
- Frederick Weisman Museum of Ar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1993) [4]
- Iowa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 Iowa, USA (1987-1992) [5]
- Disney Village, Disneyland Resort Paris, Paris, France (1992)
-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University of Toledo, Toledo, Ohio, USA (1993) [6]
- American Center, Paris, France (1994) [7] (currently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 Dancing House ("Fred and Ginger"), Prague, Czech Republic (1995) Photo 1, Photo 2, Photo 3
- Anaheim ICE (formerly Disney ICE), Anaheim, California (1995)
- Team Disney Anaheim, Anaheim, California (1995) [8]
-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Bilbao, Spain (1997)
- Der Neue Zollhof, Düsseldorf, Germany (1999) [9]
- Vontz Center for Molecular Studie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incinnati, Ohio, USA (1999) [10]
- Condé Nast Cafeteria, fourth floor of the Condé Nast Publishing Headquarters at Four Times Square in New York City (2000)
- DG Bank building, Pariser Platz 3, Berlin, Germany (2000)
-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Seattle, Washington, USA (2000)
- Gehry Tower, Hanover, Germany (2001)
- Issey Miyake, Flagship Store, New York, New York, USA (2001)
- Peter B. Lewis Building,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io, USA (2002) [11] [12]
- Richard B.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Bard College, Annandale-on-Hudson, New York, USA (2003) [13] [14]
- Maggie's centre, Ninewells Hospital, Dundee, Scotland (2003) [15]
-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2003)
- 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2004) [16]
- Pritzker Pavilion, Millennium Park, Chicago, Illinois, USA (2004) [17]
- MARTa, Herford, Germany (2005)
- IAC/InterActiveCorp West Coast Headquarters, Sunset Strip, West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2005)
- Brian Transeau's hous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 Marqués de Riscal Winery, Elciego (Rioja (wine) region), Spain (2006). [18]
- IAC/InterActiveCorp Headquarters New York City [10] [11]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7個美好年代 50位偉大建築師」一書。
註1:http://0rz.tw/bb2Y4,這裡有個網誌對於Vitra Design Museum有蠻詳盡的介紹。
註2:「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建築是在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的發展。它的特別之處為破碎的想法,非線性設計的過程,有興趣在結構的表面或和明顯非歐幾里得幾何上花點功夫,形成在建築學設計原則的變形與移位,譬如一些結構與大廈封套。大廈的完成視覺外觀利用不可預料和受控紛亂描繪的刺激出現了無數的解構主義的"樣式"。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人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也有對其它二十世紀運動作另外的參考: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 ,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築設計競爭(特別德希達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和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PS: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011.html,這裡也有一篇有關於「解構主義」的論文報告,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