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Movie:The Dark Knight(黑暗騎士)

2 意見
中文片名:黑暗騎士
英文片名:The Dark Knight
上映日期:2008/07/17
導  演: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夫諾蘭
Cast:
Christian Bale(克里斯貝爾)、Heath Ledger(希斯萊傑)、 Morgan Freeman(摩根費里曼)、Michael Caine(米高肯恩)、Gary Oldman(蓋瑞歐德曼)、Aaron Eckhart(亞倫艾克哈特)、Maggie Gyllenhaal(瑪姬葛倫霍)
英文官方網站:http://thedarkknight.warnerbros.com/
中文官方網站:http://wwws.tw.warnerbros.com/thedarkknight/


劇情簡介:
【黑暗騎士】由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飾演蝙蝠俠(本名布魯斯韋恩)的男主角克利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再度聯手打造全新的蝙蝠俠系列。


蝙蝠俠全力打擊犯罪活動,這次加上正義警官吉姆戈登和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的鼎力相助,蝙蝠俠蓄勢待發剷除危害高譚市的犯罪組織。蝙蝠俠與兩位官方人物的合作雖然更具優勢,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成為敵人鎖定的目標,此人便是高譚市居民聞之喪膽的「小丑」(Joker),正是勢力漸大的犯罪組織首領。他在高譚市掀起一片混亂,使得替天行道的除惡英雄蝙蝠俠再次出擊。


本片的演員陣容堅強,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斷背山】)飾演「小丑」這個邪惡的壞蛋角色;亞倫艾克哈特(Aaron Eckhart,【料理絕配】)飾演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瑪姬葛倫霍(Maggie Gyllenhaal,【口白人生】)飾演蕾秋道斯;【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已現身的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哈利波特】系列)飾演警官吉姆戈登;奧斯卡獎得主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心塵往事】)飾演老管家阿福潘尼沃斯;以及奧斯卡獎得主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登峰造擊】)飾演盧修福克斯。


【黑暗騎士】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 Legendary 影片公司出品,Syncopy 影片公司製作,是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最新電影作品。克里斯多夫諾蘭多才多藝,除了擔任導演,也參與這部電影的其他創意和製作工作。編劇是喬納森諾蘭 (Jonathan Nolan)與導演本人;故事構想是大衛葛爾(David S. Goyer)與導演本人。製作人是查爾斯羅文(Charles Roven)、艾瑪湯瑪斯(Emma Thomas)與導演本人;執行製作是凱文德拉諾(Kevin De La Noy)、班傑明梅爾尼克(Benjamin Melniker)、邁可奧斯蘭(Michael Uslan)與湯瑪斯塔爾(Thomas Tull)。影片中的人物原型來自DC漫畫,蝙蝠俠系列的創作者則是鮑伯凱恩(Bob Kane)。

心得:
「英雄總是孤獨」,這句話再次的在這部電影當中呈現了出來。一位在黑暗中伸張正義的英雄,為何最後落得被人民唾棄,被警方追捕,甚至失去自己心愛的人?當布魯斯韋恩選擇成為蝙蝠俠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要走上孤獨的命運。

當布魯斯韋恩最後選擇替哈維丹特承擔起殺掉警察的罪名時,我的內心是替布魯斯韋恩抱不平的,為了要讓人民對公權力抱持希望和信心,蝙蝠俠選擇扛下了這個罪名,即使會讓人民對於這位黑夜執法者抱持更多的恐懼、誤解和唾棄,他也在所不惜,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的。要成為一位英雄,需要的不僅僅只是過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堅強的信念,要能夠忍受誤解和孤獨,更要承擔起人民對你的期待和所有的責任。

大多數的人都是脆弱的動物,尤其是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小丑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將哈維丹特毀掉,就是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猜忌、憤怒、貪婪,也是人類的原罪。(PS:這也讓我想到以前一部由布萊德彼特所演的電影【火線追緝令】,它的內容就是在探討人類的七種原罪)如果哈維丹特沒有被憤怒的情緒所影響,那麼他也不會為了報仇而濫用私刑將那幾位被收買的警員槍決,就是因為小丑成功的挑起了他憤怒的情緒,讓他失去了應有的理智,進而犯下錯誤,最終也毀了他自己的人生和人民的期望。

人除了脆弱之外,也是一種充滿矛盾的動物,人民期望蝙蝠俠打擊犯罪,但是當自己的生命遭受到小丑的威脅時,剩下的只有苟且偷生,道義和理智都已蕩然無存。人們天真的相信,只要小丑知道了蝙蝠俠的真面目之後,就會這樣放過他們。但,或許這也是人民情緒唯一的宣洩出口,他們只能將自己的恐懼和懦弱轉為憤怒,將矛頭指向蝙蝠俠這個替死鬼,可悲與可笑的人性在電影中展露無疑。

當然,電影當中還是有展現人性高貴的一面,當兩艘渡輪各被小丑安置了炸藥,並威脅在午夜十二點過後,將會被小丑引爆,除非有一艘渡輪上的人先炸掉另外一艘渡輪。載滿犯人的渡輪與滿載平民百姓的渡輪,誰該犧牲?又有誰該為對方犧牲?最後兩艘渡輪的人都平安無事的脫困,不論是沒有人願意承擔按下引爆鈕的罪孽或是他們真心的相信人性良善的一面,當下的理智還是戰勝了恐慌。只是,當我看到船上的人在猶豫該不該為了自保而引爆另一艘船時,有人提議利用投票表決的方式來做決定,早已習慣民主的我們看似理所當然,但是,民主並不能決定誰該活誰該死,沒有應該成為小丑的祭品。其實說穿了,這些人都只是小丑的玩物,小丑想要看到的只是人性為了自保而自相殘殺的醜陋而已,他想要的只是世界的失序和製造混亂,The Joker just make a joke for fun, not for anything else.

另外,我對Joker在電影當中的一句台詞印象很深刻,就是Joker對蝙蝠俠說:「You complete me.(因為你使我的生命完整)」的時候,我笑了。因為這句台詞也曾經出現在【征服情海】這部電影當中,但是當這句台詞出現在這裡時,這是多麼詭異的感覺。小丑為了打擊蝙蝠俠而存在,蝙蝠俠為了保護高譚市的人民而對抗小丑,兩股存在於黑暗中的正邪勢力,彼此相互拉扯,相互依存。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真的覺得希斯萊傑的演技很棒,徹底的將The Joker邪惡、病態與難以捉摸的一面給表現了出來,這麼棒的一個演員就這樣英年早逝,真的是很可惜。雖然我不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影迷,但是這部【黑暗騎士】真的很不錯,推薦有興趣的人都去看看。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BMW GINA concept

0 意見
     GINA may look like a typical car, but is in fact made of cloth.

This is the GINA Light Visionary Model, BMW’s new research vehicle, and the fruit of a project that has been shaping the brand in terms of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for nearly a decade.

On the surface it looks like a modern day BMW sports car, all sculpted taut muscles, displaying an interactive flow of concave and convex surfaces that has become the brand’s signature form language. GINA, however, may look like a typical car, but is in fact made of cloth. The virtually seamless polyethylene-coated Lycra stretch fabric is secured on a meshwork formed from metal wires.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aluminium substructure are movable. Electro-hydraulically controlled, they change their position to help the flexible fabric skin take on new shapes for a high degree of personalisation.

For instance the driver can activate a sensor to lift the beltline slightly to form a more aggressive stance. Another slowly opens the door triggering almost shark-like creases across the profile. On entering the stark cloth cabin, GINA awakens; the centre console and instrument panel swivel to almost cocoon the driver whilst invisible headrests rise from the minimalist seats.

The car is based on the Z8 chassis, BMW’s first aluminium space frame roadster where the frame carries the crash and structural load so that the rest of the car can have its own purposes. GINA was conceptualised in California at the think-tank studio Designworks, and later made into a full-scale sculpture by head of exterior design Anders Warming in Munich.

More pictures:
The virtually seamless polyethylene-coated Lycra stretch fabric is secured on a meshwork formed from metal wires.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aluminium substructure are movable.

The car is based on the Z8 chassis, BMW’s first aluminium space frame roadster.

The car features the interactive flow of concave and convex surfaces that has become the brand’s signature form language.

       Invisible headrests rise from the minimalist seats.


             The stark cloth cabin.

The centre console and instrument panel swivel to almost cocoon the driver.

Sensors open the doors triggering almost shark-like creases across the profile.

這次BMW又出新招,車子的外殼竟然用可變形的布料包起來,這.........我想目的應該是為了輕量化吧,只是,車子的安全性是否能夠同時兼顧?反正就只是台概念車,欣賞一下他們的創意就好。

News source:
http://www.wallpaper.com/cars/bmw-gina-concept-exclusive/2420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Jem:It's amazing

3 意見
今天在跟一位正妹朋友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聊到了這一首歌,她說她很喜歡這首歌,於是我就去找來聽聽看,這是收錄在Sex and the city電影原聲帶當中的一首歌,聽了之後,發現真的還蠻不賴的,害我一直repeat,哈~

Jem:It's amazing
      

lyrics:
Do it, now
You know who you are
You feel it in your heart
And your burning and wishing

But first wait, won't get it on a plate
Your gonna have to work for it harder and harder
And I know cause I've been there before
Knocking on the doors with rejection (rejection)
And you'll see(you'll see) cause if it's meant to be
Nothing can compare to deserving your dreams

[ Chorus ]
It's amazing, it's amazing
all that you can do
It's amazing, it makes my heart sing
Now it's up to you

Patience now frustration's in the air
And people who don't care
Well it's gonna get you down
And you'll (you'll) fall (fall)
Yes you will hit a wall
Get back on your feet
And you'll be stronger and smarter

And I know I've been there before
Knocking down the doors w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And you'll see cause if it's meant to be
Nothing can compare to deserving your dreams

[ Chorus ]
It's amazing, it's amazing
all that you can do
It's amazing, it makes my heart sing
Now it's up to you

Ooo-ooo-ooo
[ electric voice ]

It's amazing, it's amazing
all that you can do
It's amazing, it makes my heart sing
Now it's up to you

Ooo-ooo-ooo
[ electric voice ]

It's amazing, it's amazing
all that you can do
It's amazing, it makes my heart sing
Now it's up to you

It's amazing, it's amazing
all that you can do
It's amazing, it makes my heart sing
Now it's up to you
Ahh-ahh-ahh

PS:連歌詞也寫的不錯~嗯~是一首好歌。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BOOK: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 ☆☆☆☆

4 意見











作者簡介: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1942年生於芝加哥,17歲首度投稿至《紐約時報》就被採用,一心嚮往文學之路,於是進入哈佛大學文學系就讀,後來轉念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後進入醫學院繼續深造,並曾在著名的沙克生物研究所做研究。

1968 年以Jeffery Hudson為筆名發表的第一部小說《死亡手術室》就獲得年度最佳懸疑小說艾倫坡獎,其後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共寫出包括《恐懼之邦》、《奈米獵殺》、《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桃色機密》、《火車大劫案》、《剛果驚魂》、《旭日東昇》、《地動天驚》、《時間線》等雄踞排行榜的15部暢銷小說,以及 《五位病人》、《旅行開麥拉》、《電子生活》等4本非小說著作和2部電影劇本。由於小說中融合了最新的科技知識與豐富想像,筆法驚悚而震懾人心,故有「科技驚悚小說之父」美名。

克萊頓才華洋溢,膾炙人口的作品風行全球,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其中十二本更改編躍登大銀幕,屢屢刷新票房賣座紀錄。他是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勝軍,也是知名的導演,執導作品有《火車大劫案》、《西方世界》、《桃色機密》等,其所擔綱編劇的熱門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 天》,更在艾美獎等獎項中大放異彩,榮獲多項殊榮。

內容簡介:
疑似墮胎手術失敗死亡的病人,是醫者違反希波克拉提斯誓言(年輕醫師必起「不為婦女執行墮胎」之誓)?是醫療疏失?還是冷血謀殺?名醫之女身亡的背後隱藏著多少醫界內幕?華裔醫師為何成為代罪羔羊?

這是一本社會派的推理作品,事件發生在短短八天內,身為病理師的主角得知好友被誣陷為人墮胎致死的罪名(雖然他一直以來都在為人墮胎沒錯),進而奔走於相關人物之間,收集各式各樣的證言,並嘗試在其中找到矛盾,揭發事件的真相。

心得:
才剛剛看完一本麥克.克萊頓的作品(《恐懼之邦》),我又忍不住買了一本他過去的作品來看,也就是這本《死亡手術室》。這本書是他在1968年所寫的,距離今天也已經過了40年了,即使如此,「墮胎」這個議題仍舊在醫療與人道之間拉扯不已,令人佩服的是,麥克.克萊頓似乎總是會點出一些令人深思的議題或是現象,不論是當下社會所遭遇的問題或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所發生的問題,這是他的小說令人著迷的地方。

故事一開始就引用了每位年輕醫師開始實習時所必起的誓言,希波克拉提斯誓言:
「我將盡一己所能與判斷力,為謀病患福祉而提供醫療,不蓄意傷害。我絕不為取悅誰而開立危險藥品,不濫給可能危及病患性命之建議,也不為婦女執行墮胎。我必全力維護生命與此技藝之純潔與神聖.....」

不知為何,當我看到這段誓言時,我的內心真的是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只是隨著社會的演變,許多醫療糾紛的產生,也讓誓言當中的某一部份產生了改變,也就是作者在本書當中的故事主軸:「墮胎」。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約翰.貝瑞的病理師,與他一同在林肯醫院工作的同事兼好友李亞瑟是一位婦產科醫師,也是一位非法的墮胎醫生(因為當時的美國,醫生是不能幫病患執行墮胎手術的),儘管李亞瑟是個非常有原則,也是個非常好的醫師,他絕不隨意替前來求診的病患執行墮胎手術,每次的墮胎手術他都會經過非常謹慎的診斷和評估之後才會決定是否執行,然而,這終究還是讓他身陷一樁因墮胎而導致病患失血過多身亡的謀殺案當中。

約翰身為李亞瑟的好友,他不甘心看著自己的朋友被冤枉入獄,甚至可能因此毀了他的一生,於是他決定暗中進行這件事情的調查,企圖調查真相為好友脫罪,最後甚至連自己都深陷性命之危.......

「墮胎」這件事情究竟是否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呢?我想,這始終會是個令人爭議不休的議題,即使「墮胎」在現今的許多社會當中都已經是非常安全與合法的手術,但是站在宗教與人道的立場,「墮胎」始終是個禁語。針對「墮胎」這樣的話題,迄今已經有許多正反兩方的意見被提出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本書後面附錄的部份(附錄六與附錄七),裡面有許多平常我們根本不會想到的看法,看一看其實還蠻不錯的。至於要支持或是要反對,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雖然這不算是一本很厚的書,大約380頁左右,但是留下的討論空間卻是非常大的,這是為什麼我一直都很喜愛麥克.克萊頓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因為他的小說不僅僅只是個精采絕倫故事而已,往往融合了大量的知識與社會議題,讓人藉著閱讀他的小說而動腦去思考,去學習,甚至是去關心書中的議題,就像洪蘭教授所說的,往往透過閱讀小說所學到的東西會更多。


吼~~我要看更多啦...

就是愛逛書店

2 意見
昨天下午從老爸公司離開之後,不知不覺的又晃到了誠品去,因為老妹已經先開溜,跟她同學出去逛街,所以我一個人可以自己決定我想要去哪裡而不用顧慮到她想不想去。由於只有我一個人,跑去百貨公司逛街又覺得有點無趣(哎,這就是不交女朋友的壞處之ㄧ XD),而且又怕逛到最後會東買西買害自己的荷包變瘦,可是又不想太早回到家裡當阿宅,所以還是跑去信義誠品逛一逛,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書可以買。

其實這已經是我這個禮拜第二次去逛誠品了,禮拜四那天晚上在也台北車站捷運那邊的誠品稍微逛了一下,只是因為那邊實在是有點小,有點擠,逛起來壓迫感很大,所以沒看多久我就閃人了。不過當時我倒是看到了幾本不錯的書,以及遠流出版社有一些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以及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系列小說的收藏活動,看的我一大堆的書都想買 @@ 

昨天到了信義誠品之後,果然就抱了三本書回家,一本是麥克.克萊頓的《死亡手術室》,一本是史蒂芬.金的《黑暗之半》,另外一本則是丹.西蒙斯的《極地惡靈》,三本書花了我將近一千塊大洋 @@ 不過想到又有一堆精采的故事可以看,就覺得很興奮。

PS:結果我今天就把《死亡手術室》給看完了 XD 晚一點有時間的話再來寫寫讀後心得吧。

順便重新整理一下目前未讀的書單:(紅色表示未讀,綠色表示正在閱讀中)
1.幽巡者 - 盧基揚年科(Serge Lukiyanenko)
2.德語課 - 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
3.黑天鵝效應 -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4.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
5.黑暗之半 -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6.極地惡靈 - 丹.西蒙斯(Dan Simmons)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BOOK: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

1 意見










作者簡介: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1942年生於芝加哥,17歲首度投稿至《紐約時報》就被採用,一心嚮往文學之路,於是進入哈佛大學文學系就讀,後來轉念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後進入醫學院繼續深造,並曾在著名的沙克生物研究所做研究。

1968年以Jeffery Hudson為筆名發表的第一部小說《死亡手術室》就獲得年度最佳懸疑小說艾倫坡獎,其後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共寫出包括《恐懼之邦》、《奈米獵殺》、《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桃色機密》、《火車大劫案》、《剛果驚魂》、《旭日東昇》、《地動天驚》、《時間線》等雄踞排行榜的15部暢銷小說,以及 《五位病人》、《旅行開麥拉》、《電子生活》等4本非小說著作和2部電影劇本。由於小說中融合了最新的科技知識與豐富想像,筆法驚悚而震懾人心,故有「科技驚悚小說之父」美名。

克萊頓才華洋溢,膾炙人口的作品風行全球,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其中十二本更改編躍登大銀幕,屢屢刷新票房賣座紀錄。他是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勝軍,也是知名的導演,執導作品有《火車大劫案》、《西方世界》、《桃色機密》等,其所擔綱編劇的熱門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更在艾美獎等獎項中大放異彩,榮獲多項殊榮。

內容簡介:
「彼得,每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為,使他們安分守己、溫馴聽話,使他們開車靠右、乖乖繳稅,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懼。……儘管某個特定的恐懼原因改變了,我們依然離不開恐懼的糾纏。恐懼滲透到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我們自以為住在不同的國家──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其 實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

對艾文斯而言,好像每一件事都是慢動作的倒帶。海嘯的大浪像燒開的沸水,冒著泡泡,越過沙灘,奔向叢林,把所有的綠完全包在泡泡底下。

水繼續滾開,沸騰的海浪衝向他們,然後突然慢下來,急速退去。下面人車已不見蹤影,許多樹被連根拔起,隨著退潮而進入海洋。

浪退回海洋,越退越遠,露出更多的沙灘,終於不見。海洋又是一片平靜,好像不曾發生這件事。

「這是第一個,」凱納說:「下一個會更大。」

《恐懼之邦》綜合了奇情詭譎的情節、先進的科技以及卓越的調查研究,充滿讓人坐立難安的懸疑以及引發爭論的想法:在現代這個世界,知識是如何地被操控而不為人知。本書是克萊頓探討範圍最廣的懸疑小說,它使你透不過氣來,同時卻使你深思。

心得:
當全世界的主流科學家以及媒體和各國的政治領袖都同時贊同甚至是倡導一項運動時,大多數的人們很自然的就會被影響,被洗腦,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個人云亦云的世界,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

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當你以前所得知的知識(或是常識)都是錯誤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反應?有沒有想過,當檯面上大多數的媒體都以相同的觀點在報導同一件事情的同時,有人突然告訴你恰好相反的資訊,而且慘的是:你一點反駁的餘地都沒有,因為對方說的有憑有據並且有他的道理。

一直以來,我都很愛看Michael Crichton的作品,從好幾年前的《侏儸紀公園》、《奈米獵殺》到近幾年的《恐懼之邦》和《NEXT危基當前》,每次看完他的作品,總覺得他寫的小說並不僅僅只是小說而已,而是一本富有非常多科普知識的小說,而且也是具有許多令人深思議題的書。

這本《恐懼之邦》我在好幾年前就已經買了,原本已經看了一些,但是不知道因為什麼緣故,竟然沒有把它看完,剛好前一陣子在整理書的時候,才又發現了它,於是就花了兩天把這本將近七百頁的小說看完。而且每次看完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希望書本的下一頁還有自己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

《恐懼之邦》的內容主要探討的是最近這十幾年來,一直備受矚目的環保議題:「全球暖化」。相信這個話題許多人多少都對它有些了解,許多的環保人士以及科學家一直強調,當今的工業化社會持續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的氣溫上升,全球暖化,也造成氣候的劇烈變化,南北極的冰原大量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等等的問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在媒體上看過或是聽過相關的報導,然而,我們從媒體上所得知的訊息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嗎?這些所謂的環保人士以及科學家,當他們在做出這些結論的同時,他們的立場是公正的嗎?或許這都是我們需要去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作者在《恐懼之邦》一書當中,引用了大量各國學者所發表的論文與期刊,對這些環保人士所做出的論點提出反駁,在故事當中,作者利用不同腳色,透過辯論的方式,推翻大部分人的刻版印象,試著要告訴大家,「全球暖化」以及「氣候改變」等等的大自然現象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也不是人類的某些行為就可以輕易去改變的。

舉例來說,故事當中提到了全球暖化造成了世界各地的氣候遽變,作者就拿出了美國本地為例,反駁故事當中的環保人士,說明近幾十年來,美國當地的龍捲風與颶風數量並沒有增加(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參閱《恐懼之邦》中文版一書,Page 502~503),藉此說明,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並不成正比。這只是《恐懼之邦》當中的一個小小的例子,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更為吃驚與震撼的消息,看完這本書之後,第一個感想就是:「怎麼跟我平常聽到與看到的媒體報導都不一樣?究竟我該相信哪一種說法?」

其實我覺得,假如每個人看完《恐懼之邦》後,都對目前檯面上所謂的「事實」存有懷疑的話,那麼作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我認為作者只是不希望大家一味的被檯面上的主流報導給牽著走,因此而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與思考能力。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沒有一件事情是只有好沒有壞的,任何的決策都是一體兩面,在哪個地方獲得了益處,一定會在哪個地方造成損害,如何權衡得失,做出取捨才是重要的。

作者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甚為震撼,他說:「破壞環境最大的原因是貧窮。」這讓我不禁想到幾年前,許多的環保團體對於巴西人濫砍亞馬遜熱帶雨林這件事情大加撻伐,揚言動用國際的力量制裁巴西。站在巴西人的角度,他們為什麼要砍伐熱帶雨林?為了要賺錢呀!他們吃都吃不飽了,哪有心情去思考什麼環不環保的問題?當你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你會去care砍了幾棵樹對於往後的世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然而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貧窮所造成的,不是嗎?所以,當許多西方的強權國家在提倡環保運動的同時,想想應該如何幫助這些貧窮國家挽救他們的經濟或許才是比較有效的「環保運動」。

嗯,其實看完《恐懼之邦》後,腦中有太多的想法了,推薦大家也去看看這本書,畢竟這是一個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話題,身為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應該也必須去了解事實的真相,培養自己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不要一味的盲從,這才是真正的關心地球。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BOOK:黑塔 III - 荒原的試煉(The Waste Lands) ☆☆☆☆

6 意見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1947年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自197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後,到目前為止共寫了超過四十本長篇小說和二百多篇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超過三億本,甚至被譽為『每個美國家庭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則是史蒂芬.金的小說』。他的作品也是影視改編的熱門題材,被拍成的電影、電視作品已高達上百部。

1999年,史蒂芬.金曾發生嚴重車禍,僥倖大難不死,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後,他一度傳出將封筆,但寫作畢竟是史蒂芬.金的最愛,結果康復後,他又立刻投入寫作。2003年,他獲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給他『傑出貢獻獎』;2004年,則獲得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的肯定;2007年,他又榮獲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的『大師獎』。

在史蒂芬.金為數眾多的作品中,以歷時三十多年才終於完成的奇幻巨作《黑塔》七部曲最為壯觀,也最受金迷討論。史蒂芬.金自1970年即開始構思創作《黑塔》系列的第一部,而書裡的人物與情節,也經常出現在史蒂芬.金後來的其他作品中,堪稱是所有金氏作品的原型與骨幹。

目前史蒂芬.金與妻子定居於緬因州。

內容簡介:
它是輛可怕的瘋狂火車。
別問它蠢問題,它不玩笨遊戲,
共業的夥伴快拋出困難的謎語,
否則黑塔之旅將永遠無法到站……

槍客羅蘭與一起追尋黑塔的夥伴艾迪和蘇珊娜在樹林間練習槍法,卻遭到一隻巨熊襲擊。三人驚險的擊斃巨熊後,竟發現原來巨熊並不是生物,而是通往黑塔的十二道門戶的守護神之一,三人也因此找到能夠引領他們抵達黑塔的『光束之徑』。

一路上,羅蘭又找到了兩個同伴:可愛的學舌獸仔仔與死而復生的傑克。羅蘭曾經為了追尋黑塔而不惜犧牲傑克,如今命運之門再次開啟,讓羅蘭戲劇性的與傑克重逢,也給了羅蘭救贖的機會,但是為了黑塔,未來他會不會再度被迫背叛傑克?

他們來到腐朽衰敗的盧德城,面臨新的危機,原本好不容易以為已經平安脫險,沒想到又搭上一台發了瘋的火車──伯廉。他們必須想辦法用謎語考倒伯廉,否則就將葬身懸崖……

黑塔之旅是一場漫長而艱困的遠征,面對盤旋不去的強大邪惡力量,羅蘭和他的『共業夥伴』必須眾志成城,才能通過考驗。而在經歷一次次心靈的試煉後,他們對尋找黑塔的信念也越來越堅定了……

心得
距離我看完上一本黑塔系列的書也已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了(天呀~時間真的是過的太快了!),黑塔系列的中文翻譯本也都已經全部都出完了,結果我竟然現在才看完第三集,進度落的有點誇張,沒辦法,買的書實在是太多了,最近好不容易看完了幾本很久以前買的書,是時候來追一下黑塔的進度了。

故事接著從《黑塔 II - 三張預言牌》之後繼續下去,槍客羅蘭一行人終於正式踏上了追尋黑塔的旅程,而他也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現在的他多了兩位夥伴:艾迪與蘇珊娜,而這兩位夥伴也在羅蘭的調教之下,成為了槍客。為了追尋黑塔,羅蘭帶著艾迪與蘇珊娜往中世界的內陸前進,終於,他們找到了通往黑塔的門戶-由十二守護神之一的巨熊殺敵克所守護的其中一道門-通往黑塔的光束之徑。

然而,羅蘭在這段期間,飽受精神分裂近乎喪失心智之苦,彷彿有兩個羅蘭共同住在同一副身體裡,一個認為傑克沒有死,他依然活著;而另一個則是告訴他自己別再作夢了,傑克已經被自己給害死。這樣的情形也令艾迪與蘇珊娜憂心,畢竟,這是槍客羅蘭的世界,他們僅僅是從紐約剛來到中世界沒多久的陌生人,他們知道自己需要羅蘭,否則將活不下去。

而身在另一個世界(紐約)的傑克也感受到了一個不同以往的聲音出現在自己的腦海當中,一種迫切開啟每一扇門的渴望塞滿傑克的心中,他知道,有一扇門將會帶領他通往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真正屬於他的世界。就這樣,身處中世界的羅蘭一行人與身在紐約的傑克彼此呼喚著,透過共業彼此牽引著,直到艾迪完成了那扇命運之門的鑰匙,開啟了那道門,讓羅蘭成功的帶著傑克來到了中世界,踏上追尋黑塔的共業之路。

當他們沿著光束之逕來到了盧德城,羅蘭知道他們的目標是尋找一輛能夠帶著他們前往黑塔的火車,名叫伯廉,一輛喜愛猜謎的危險火車,搭上伯廉的一行人則必須想出一道能夠難倒它的謎語,否則,羅蘭追尋黑塔的旅程將在此畫上句點...........

就這樣《黑塔 III - 荒原的試煉》結束了,史蒂芬.金留下了一個吊盡讀者胃口的結尾,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繼續看下去,這或許就是長篇故事迷人的地方,因為故事有很龐大的架構,有很多的細節可以去描寫,有很豐富的人、事、物會出現,讓你猜也猜不透究竟故事的走向與發展到底為何,這時候真想套一句星爺在《食神》電影裡的對白:『史蒂芬.金,我真是猜不透你呀!!』不過,慶幸的是,黑塔系列已經全部都出完了,這樣我可以想看的時候就去買來看,不用再等待作者花時間完成下一部的著作,嗯,雖然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趕上故事的進度,可是想想之後,其實這樣也不賴,哈。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日劇:我的野蠻女友

0 意見
官方網頁:http://www.tbs.co.jp/ryokiteki/
演員:草剪剛、田中麗奈、松下奈緒、上川隆也
播放時間:2008春季星期天晚上九點(日本當地已播畢)

劇中人物關係圖:
日本當地收視率:
第一回:13.5%   第六回:7.6%   最終回:7.2%
第二回:11.5%   第七回:6.9%   平均:8.18%
第三回: 8.7%   第八回:6.3%
第四回:  7%   第九回:5.9%
第五回:  8%   第十回:7.4%

心得:
相信很多人對於《我的野蠻女友》這一部韓國電影有很深刻的印象,當初這部電影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次日本將這個故事翻拍成日劇,內容與情節當然是大同小異,但是我覺得,日劇的男女主角所表現出來的感覺,其實沒有電影版的來的強烈,或者說,我覺得車太炫與全智賢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感覺已經讓我有了第一印象,而他們所表現出的反差也比較強,草剪剛演出的感覺比較沒有那麼詼諧,只能說是中庸,但也算是不錯了;至於田中麗奈,有時候我會覺得她所演出的那種霸道和野蠻少了一點感覺,會讓人覺得是裝出來的,演的還不夠自然,也沒有全智賢在電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狠勁,讓人覺得有點可惜就是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本的女孩子不習慣在男生面前表現自己任性或是霸道的一面? @@

話說,這部日劇的主題曲還蠻好聽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看: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各奔東西

0 意見
隨著年紀的增長,周遭越來越多的朋友已經漸漸步入不同以往的人生,昨天跟小寶和Weibo去打球的時候,突然發現,以後說不定連打球的咖都有可能會湊不到了,想到這裡,不由得感到有些感傷。

下個禮拜,Weibo就要前往米國去唸他的PhD了,至少未來的四五年之內,是不太可能有機會再像現在這個樣子,每個禮拜一起打球,打完球之後就去麥當勞喝個飲料,順便哈啦打屁;鄉長阿瑋最近也申請到學校了,根據Weibo的說法,鄉長也是極有可能出國去唸,這也表示,我們的鄉民團一下子就要少掉了兩位成員了,打球班底也少了兩咖,成天派駐在大陸的麥可王就不用說了,以後就剩下我和小寶兩個人,連想要打個球都還湊不到三個人,真是有點心酸。

只是,這似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都已經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年紀了,也都該為自己的將來好好做些打算了,也許,過沒多久,我們的鄉民團班底就會有人結婚了也說不定。

哎,不說了,我討厭一群好友即將分離的感覺,充滿無可奈何的感傷。只是,再怎麼樣,日子終究還是要過下去,不是嗎?

吼~~我要看更多啦...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BOOK:失物之書(The Book of Lost Things)☆☆☆

0 意見










作者簡介:

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
西元1968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經歷豐富,曾擔任過記者、酒保、服務生、倫敦哈洛德百貨公司的雜工、地方公務員等等。他曾於愛爾蘭三一學院修習英語,並於都柏林市立大學主修新聞學,之後五年在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擔任自由記者。

1999年,康納利以《奪命旅人》出道。這本驚悚小說以追查殺死妻女真凶的退休警探帕克為主角,創下了英美版權史上第二高價的新人預付版稅紀錄,令康納利成為夏姆斯獎(Shamus Award) 首位非美籍得獎者,並奠定其「愛爾蘭驚悚大師」之地位。這本驚悚小說以追查殺死妻女真凶的退休警探帕克為主角,創下了英美版權史上第二高價的新人預付版稅紀錄,令康納利成為夏姆斯獎(Shamus Award) 首位非美籍得獎者,並奠定其「愛爾蘭驚悚大師」之地位。

2003年,以The White Road獲得英國最佳犯罪小說獎的Barry Award。

作者網站:www.johnconnollybooks.com/

內容簡介: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心裡,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
很久很久以前,名叫大衛的男孩,失去了母親。

喪母的悲傷和痛楚,父親旋即再婚的驚愕和衝擊,對繼母及新生兒弟弟的嫉妒與憎惡……深深的恨意,幻化成大衛內心猙獰的怪獸,醜惡、恐怖,無止境膨脹壯大。幼小的大衛,如何戰勝心中的惡魔?

失去的能夠復得嗎?怎樣才能找到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和母親一起閱讀的童話、神話與傳說,從黑夜裡召喚大衛,喚他進入了一個個殘酷、血腥、征伐的歷險。那裡如同真實的人生道路,充滿了險惡和重重難關。唯有不逃避、唯有原諒,唯有重拾那本被遺忘的「失物之書」,大衛才能得到新生。

每個孩子、每個成人,都有一本「失物之書」,那是我們愛與被愛的起點。
若你也曾痛失至愛,深深被刺傷,不再信任這個世界,你的那本「失物之書」,在哪裡呢?

《失物之書》中文官方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ostthings

心得:
《失物之書》買來也好久了,中間也斷斷續續的看了好久,最近幾天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老實說,看完之後,有一種空虛的感覺,或者說,沒有我預期的精采吧?而這本書的內容,也跟我當初所預期的不太一樣,直到看完整本書,我還是不太了解故事當中所描述的內容,與故事主角大衛的喪母之痛和父親的再婚所引起的憤恨情緒有什麼直接的關連。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大衛的母親因為病痛而離開了人世,大衛的父親在妻子過世沒多久,又決定再婚,一向深愛著媽媽的大衛對於爸爸這樣的決定難以接受,心裡對於繼母羅絲一直懷抱著敵意,直到羅絲產下了一名男嬰(喬奇)之後,大衛心中的忿恨不平更是達到了頂點,他始終認為羅絲與弟弟喬奇是破壞他與父親兩人家庭的始作俑者,即使羅絲釋出善意,希望得到大衛的接納與認同,大衛依舊不領情,因為大衛希望他的父親能夠一直愛著已經過世的母親,不希望父親因為娶了羅絲而將母親給遺忘。

因為大衛心中的嫉妒與憎惡而引起了「駝背人」的注意,在一個戰亂的黑夜裡,大衛悄悄的進入了一個殘酷、血腥、征伐的世界,那裡如同真實的人生道路,充滿了險惡和重重難關,在經歷了許多的冒險與克服了無數的難關之後,大衛最後才恍然大悟,整個冒險的旅程起因竟是源自人類的憎惡與嫉妒。

整個冒險的故事當中,穿插了許多我們所熟知的童話故事,像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小紅帽與大野狼等等的故事,不過,《失物之書》裡面的童話主角可不像我們小時候所讀到的那樣美好,在《失物之書》當中,白雪公主脾氣暴躁,又胖又貪吃,七個小矮人則是想盡辦法想要把白雪公主給毒死,小紅帽最愛竟然愛上了大野狼,看到這裡,或許你會覺得很荒誕,也許你會想,會不會是作者在惡搞?老實說,我當初在看《失物之書》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覺,我想,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或許是,童話世界的美好在現實世界當中並不存在,或者是,因為人類心中的忿恨所幻化出的這個世界,讓所有美好的童話不復存在。

故事的內容其實也充滿了不少血腥暴力的場面,令我蠻訝異的,這也是與我當初所預期不同之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作者本身是以驚悚小說聞名的作家,所以自然的就運用了自己擅長的敘述手法來描寫這樣的故事,其實看完之後,讓我有點難以想像的是:故事的主角大衛僅僅只是個十幾歲的小男孩,將這樣的小男孩放進如此血腥暴力的冒險當中,實在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我是不知道看過的人有怎麼樣的看法,單就這一點而言,這樣的故事安排讓我覺得有點不太適合就是了。

吼~~我要看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