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BOOK: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











作者簡介: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教導科目包括資訊科學、人機互動以及設計,他在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七年間曾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他在教學與研究方面都曾獲得獎項肯定, 曾與爾都比(Adobe)、谷歌(Google)、藝電(EA),以及華特迪士尼夢想工程公司合作,也是愛麗絲計畫的創始人。目前和太太及三名子女住在維吉尼亞州。

傑弗利.札斯洛(Jeffrey Zaslow)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他出席了鮑許那場最後的演講,事後撰寫的報導引起了世界各地對這場演講的熱烈迴響。他住在底特律市郊,家中成員除了太太雪莉之外,還有三名女兒,蕎丹、愛麗克絲及依甸

內容簡介:
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蘭迪.鮑許

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 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這場充滿幽默、啟發性及智慧的演講廣獲迴響,之後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傑弗利採訪了蘭迪教授53次,寫成了這本精采豐富又讓人動容的──《最後的演講》。蘭迪教授所傳達的訊息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是因為他以誠懇、幽默的態度去分享他獨特的經驗。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本書不僅是獻給天下所有的學生、教師、父母以及擁有夢想的人,其實也是蘭迪教授打算在未來20年要教給三個年幼孩子的事情。

心得:
上禮拜逛誠品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一本書,當時只是隨手拿起這本書翻閱了一下,讓我繼續閱讀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罹患了胰臟癌,我爺爺當初也是因為胰臟癌而過世的,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胰臟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就因為這麼一點點小小的關聯,讓我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也讓我深受感動,即使是面對致死率這麼高的絕症,蘭迪.鮑許教授依然能夠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蘭迪.鮑許教授在書裡面也講到了很多發人省思的話,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句像是: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t get what you wanted.」以及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這些話其實很值得我們細細體會,雖然看起來只是很簡單也很淺顯的道理,但往往越簡單越單純的東西,越難去掌握。

看過這本書之後,我其實更想看的是
蘭迪.鮑許教授的這場演講過程,結果真的讓我在YouTube上面找到了,沒有機會看這本書的人,那就直接來看看這場引人發笑也令人動容的精采演講吧,保證大家一定能在這場演講當中獲得不少東西。

以下是演講的部份(感謝朱學恆先生的翻譯):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Part 04:
      

Part 05:
      

Part 06:
      

Part 07:
      

Part 08:
      

Part 09:
      

Part 10:
      

Part 11:
      

ABC新聞專訪(Randy Pausch on Good Morning America, May 19, 2008):
      

enjoy it!

0 意見: